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四)

离枝五日不成筐,色味何能到玉堂。

汉驿枉教劳马足,李家空复舞霓裳。

止堪作脯供茶宴,合取馀膏付酒娘。

口腹累人垂炯戒,昔贤一疏自千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以荔枝为题,表达了对荔枝品质与用途的思考,以及对古人因口腹之欲而致祸的历史教训的反思。

首句“离枝五日不成筐”,形象地描绘了荔枝从树上摘下后不易保存的状态,强调了荔枝的新鲜与珍贵。接着,“色味何能到玉堂”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荔枝的色泽与味道比作难以达到皇宫殿堂的珍品,表达了对荔枝独特魅力的赞美。

“汉驿枉教劳马足,李家空复舞霓裳”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暗指古代为了运输荔枝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却最终未能使荔枝在皇宫中得到充分的欣赏,暗示了荔枝虽好,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尽享其美。同时,也隐含了对古人追求奢华生活的讽刺。

“止堪作脯供茶宴,合取馀膏付酒娘”则进一步阐述了荔枝的用途,指出荔枝可以制成干果供茶宴食用,剩余的汁液则可用来酿酒,体现了对荔枝价值的充分利用。

最后,“口腹累人垂炯戒,昔贤一疏自千霜”两句,通过引用古人因贪食而遭受灾祸的故事,警示人们应节制口腹之欲,避免因一时的享受而带来长远的祸害。整首诗在赞美荔枝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五)

不因人热气仍烘,草木遥于大化通。

汉火欲兴符自赤,楚萍将霸实先红。

生无北向非怀土,老守南枝敢论功。

待得馀甜归齿颊,只堪唐突小儿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六)

垒垒朱实映清江,树树蝉声绕石幢。

估客满笼归别市,山童一饱卧闲窗。

尝新已办盐鱼饮,消热唯开汗酒缸。

蝴蝶未知无可采,飞来飞去自为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七)

谱中诸品遍曾尝,晚熟增江久未忘。

快比哀梨那得滓,清如甘露不成浆。

已知忧至良堪解,见说颜衰可复光。

更有新州香荔好,端溪能隔几城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八)

叶浓波澹好维舟,树底宜披五月裘。

守望客同巢鸟卧,买山人作橘奴收。

壶觞每就重阴布,攀摘都凭结驷游。

胜似虹蜺生落日,石尤风雨过枝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