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简生画涧松

简生与我皆蜀人,留滞东南凡几春。

每拂齐纨作山水,使我感慨怀峨岷。

如此长身两松树,满谷悲风散阴雾。

雌雄如剑变为龙,鳞鬣齐成擘崖去。

秘阁尝观韦偃图,苍润雄深世所无。

默识形神出模画,把笔莽苍增嗟吁。

玉堂宝书本同馆,官府既分难复见。

摩挲新墨慰衰朽,鬓雪飘萧数开卷。

昔我樵牧青城山,坐起政在双树间。

当时简生若相见,应并写此听潺湲。

刘郎集贤好宾客,好著幽窗对晴碧。

凌灵为我哦七言,有鹤飞来破秋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的《题简生画涧松》,以简生之画为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不仅赞美了简生画技之高超,更借画中松树之形象,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怀念。

首句“简生与我皆蜀人,留滞东南凡几春”,点明了诗人与简生的同乡之情以及两人在东南地区滞留的岁月,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每拂齐纨作山水,使我感慨怀峨岷”两句,通过描述简生用丝绸绘制山水画,引发了诗人对峨眉山的深深怀念,展现了画作的意境之美。

“如此长身两松树,满谷悲风散阴雾”描绘了画中松树的形态,以及山谷中悲风吹散阴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雌雄如剑变为龙,鳞鬣齐成擘崖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松树比作化龙的剑,生动地表现了松树的坚韧与生命力。

“秘阁尝观韦偃图,苍润雄深世所无”提到诗人曾在秘阁中观赏过韦偃的画作,以此衬托简生画作的独特之处。“默识形神出模画,把笔莽苍增嗟吁”则表达了诗人对简生画作中蕴含的形神之美和自然之感的赞叹。

“玉堂宝书本同馆,官府既分难复见”两句,反映了诗人与简生因官职不同而难以相聚的遗憾。“摩挲新墨慰衰朽,鬓雪飘萧数开卷”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欣赏简生的画作来慰藉自己老去的心境。

最后,“昔我樵牧青城山,坐起政在双树间。当时简生若相见,应并写此听潺湲”回忆了诗人与简生共处青城山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刘郎集贤好宾客,好著幽窗对晴碧。凌灵为我哦七言,有鹤飞来破秋色”则是对友人聚会场景的想象,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艺术的崇敬,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题柯博士画

矶头风急潮水长,蒹葭苍苍系鱼榜。

青山一发是江南,白头不归神独往。

幽篁绕屋茅覆檐,木叶脱落秋满帘。

买鱼沽酒待明月,定是黄州苏子瞻。

子瞻文章世希有,谪向江波动星斗。

夜投断岸发清啸,栖鹘惊飞怒蛟吼。

图中风景偶相似,欣然挥洒春云开。

子瞻应是念乡里,还化江东孤鹤来。

形式: 古风

题高彦敬尚书赵子昂承旨共画一轴为户部杨侍郎作

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

西湖醉归写古木,吴兴为补幽篁妍。

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

老蛟欲起风雨来,星堕天河化为石。

赵公自是真天人,独与尚书情最亲。

高怀古谊两相得,惨淡酬酢皆天真。

侍郎得此自京国,使我观之三叹息。

今人何必非古人,沦落文章付陈迹。

形式: 古风

题滦阳胡氏雪溪卷

积雪平沙阴山道,射虎残年不知老。

岂识船如天上坐,翠竹为帷树为葆。

昔乞镜湖苦不早,白发如丝照清潦。

他年此地若相逢,应著渔蓑脱貂帽。

形式: 古风

题杨友直检校所藏李营丘枯木图

老龙出海苍髯须,营丘枯木天下无。

回枝屈铁堕崖雪,涧底应拾青珊瑚。

明堂清庙要梁栋,朔风吹沙泽腹冻。

老身不用叹迟暮,按图来求万钧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