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岳州雪夜弹琴

冻云留雪消较迟,乾风飕飕时一吹。

原野惨淡看不宜,饥乌愁绝噤寒鸱。

饱死帐下羊羔儿,灞桥寂历久无诗。

谁欤凝香清梦回,玉山半侧瘦藤支。

意行髣髴鹤氅披,画堂五丈閒朱旗。

胡床冷月浸元规,膝上素弦呵手挥。

木声正与丝声比,避君三舍高渐离。

忽然曲终雪满衣,洞庭水涌鱼龙知。

急麾颓魄鞭倾曦,吾声岂与肃杀期。

不然持此将安之,折胶无续指无医。

我亦从君妄听奚,雪中作操终何为,古有履霜思伯奇。

形式: 古风

翻译

冷冻的云层让雪融化得更慢,干燥的风吹过时偶尔带来一阵寒意。
野外景色凄凉,不适合观赏,饥饿的乌鸦因寒冷而哀鸣。
帐下的羊羔已经吃饱,灞桥寂静已久,没有新诗问世。
是谁在清冷的梦中闻到香气醒来,像玉山半侧支撑着瘦弱的藤蔓。
想象中身披鹤氅漫步,身处五丈高的画堂,红色旗帜闲挂。
胡床上的冷月映照着元规(古代官帽),手抚琴弦,呵气取暖。
木头的声音与丝弦共鸣,仿佛在躲避你,就像高渐离避开君王。
曲终时,雪落满衣,洞庭湖水翻腾,鱼龙似乎感知到了什么。
我急切地指挥着残阳,我的声音并非出于肃杀之意。
否则,拿着这些又能如何?胶冻结无法续弦,病痛无药可治。
我也随你随意听,但雪中的操练究竟能有何作为?古人踏霜而思伯奇的忠贞。

注释

冻云:冰冷的云。
乾风:干燥的风。
惨淡:凄凉。
噤寒:因寒冷而不出声。
帐下:军帐内。
灞桥:长安附近的桥。
凝香:香气凝聚。
玉山:形容人如玉般清瘦。
鹤氅:仙鹤般的长袍。
朱旗:红色旗帜。
胡床:古代的折叠床。
元规:古代官员的帽子。
避君三舍:比喻远离君王。
高渐离:古代音乐家,以击筑闻名。
颓魄:残阳。
倾曦:倾斜的阳光。
折胶:胶冻结。
指无医:疾病无法治疗。
妄听:随意听。
雪中作操:在雪中演练。
履霜思伯奇:古人看到霜降想起忠臣伯奇的故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雪景中的琴声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冻云留雪消较迟”写出了雪的滞留,渲染出寒冷的氛围。接着,“乾风飕飕”、“原野惨淡”描绘了野外的荒凉景象,乌鸦因饥饿而沉默,反衬出弹琴者的孤独。“饱死帐下羊羔儿”暗喻权贵的奢华,与琴声形成对比。

“灞桥寂历久无诗”提及历史的沉寂,暗示着张岳州的琴声在这样的夜晚显得尤为珍贵。“凝香清梦回”则转而描述琴音带来的梦境,如玉山般的清雅。“意行髣髴鹤氅披”形容诗人沉浸在音乐中,仿佛身披仙人羽衣,飘然出尘。

“画堂五丈閒朱旗”进一步描绘了琴声的背景,华美的堂宇与琴音相映成趣。“胡床冷月浸元规”则以月光下的胡床和弦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意境。诗人以“避君三舍高渐离”表达对琴艺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世俗的距离。

“忽然曲终雪满衣”描绘了琴声结束后,诗人被雪覆盖的场景,暗示了内心的感动与共鸣。“洞庭水涌鱼龙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琴声的深远影响。最后,“急麾颓魄鞭倾曦”表达了诗人对琴声力量的赞叹,认为它能驱散严寒,振奋人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张岳州在雪夜弹琴的高超技艺以及诗人对琴声的深深感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钦弟读予孙吴之作

少狂拂剑指天山,中岁驱驰万险艰。

射虎将军频出塞,堕鸢老子晚征蛮。

莫誇兵法来圯上,但爱挐音出苇间。

风后大鸿三引首,一波长乞白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彭教谕论诗

平生于二南,百过在芣苢。

不知孰舞蹈,但觉乌可已。

煌煌古人心,岂与不死传。

天和本发中,世味或食耳。

全明凋靡后,未造放荡始。

折杨纷皇荂,败素正堪紫。

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

天河傥可挽,举俗快一洗。

不且尊杜黄,卿言尚予起。

形式: 古风

和曾平山见贻蚤自温荣挹艳香韵

梦事曾陈一瓣香,清愁两地鬓眉苍。

少陵空复诗劘垒,王湛聊须易在床。

古有忘言行畏垒,今无书法可柴桑。

提君四印各安稳,正使同群不乱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林告院伯文送菊大如盖予谓惟黄伞两字可极形容遂赋

碧玉琢干如拇大,黄金缕花三万个。

下如弗胜下如帱,疾风过前不少挠。

园丁结束无馀枝,诗翁打量四十围。

放渠疏散得自性,十本奚啻专百畦。

人间篱落殊短浅,曷不归来上林苑。

两螭侍臣惯在眼,朝旭亭亭照黄伞。

厥封黑土大斗盛,阶南尺五喘两黥。

避堂以舍虚左迎,画梁素壁生晶荧。

百匝环之三太息,生物何私培植力。

轮囷正色根极香,桃李争春笑人寂。

三葩五蕊好事家,问渠曾识如许花。

相逢白眼花无恙,千载无人识元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