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失守哭参政舒噜杰存道

十月三日天地昏,将军扼贼死辕门。

火飞华岳三关破,血浸秦川万马奔。

望越伍胥方抉目,战箕先轸不归元。

北风吹尽英雄泪,倚剑悲歌一怆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潼关失守哭参政舒噜杰存道》描绘了十月三日一场激烈的战斗场景。首句“十月三日天地昏”渲染出战争的阴暗气氛,暗示战事的紧迫和惨烈。接下来的“将军扼贼死辕门”展现了将领奋勇杀敌,以身殉职的英勇形象。

“火飞华岳三关破”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战火蔓延,连华山这样的险峻之地也无法阻挡,显示出敌军攻势之猛烈。“血浸秦川万马奔”则进一步描绘战场的惨状,鲜血染红了整个秦川大地,马蹄踏过之处,一片狼藉。

诗人借“望越伍胥方抉目”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忠臣伍子胥的怀念,暗示舒噜杰的悲剧命运。而“战箕先轸不归元”则借古人战败的典故,寓言舒噜杰的失败无法挽回,令人痛心。

最后两句“北风吹尽英雄泪,倚剑悲歌一怆魂”直抒胸臆,北风呼啸,仿佛在哀悼英雄们的逝去,剑鸣与悲歌交织,凝聚着诗人对战败者的深深哀悼和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寄答翟彬文中时避慈溪(其一)

往年使过慈湖上,风景依稀可画传。

红叶树藏秋水寺,白头僧渡夕阳船。

竹林雨过山多笋,渔浦潮来海有鲜。

藉是县公能爱客,不妨酬倡酒樽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答翟彬文中时避慈溪(其二)

静对孤灯思往事,偶闻疏雨落寒窗。

愁边白发三千丈,梦里青山十四双。

蜀魄有声疑诉国,楚招无些忆沈江。

只因诗思缘君苦,吟断遥钟已晓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食粥

病齿入冬便食粥,瓦瓶煮豆给晨庖。

邻人新酒赊来醉,道士奇方借得抄。

雁喜随阳还北乡,鹊知避岁已南巢。

故园我亦无归计,且作斋居盖白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题冯士启士可藏书堂

不惜黄金为买书,要令弦诵被乡闾。

圣贤事业千年上,经史文章万卷馀。

借送讵论鸱有酒,收藏长爱蠹无鱼。

他时许下成精舍,岳麓匡山恐未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