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行诗(其二十)

桓州当孔道,城筑自唐时。

翊辅千年盛,川原万里夷。

草滋新雨歇,云起远山移。

迎送官僚习,长怀被眷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纪行诗描绘了桓州作为交通要道的历史地位,以及其在千年兴盛中的角色。开篇“桓州当孔道,城筑自唐时”点明了桓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唐代以来便筑城以守卫此地,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翊辅千年盛,川原万里夷”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桓州在历史上的繁荣景象,以及它所覆盖的辽阔地域。这里的“翊辅”既可理解为辅助、支持,也暗含着保护和守护之意,形象地展现了桓州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

“草滋新雨歇,云起远山移”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新雨歇”与“云起远山移”的对比,展现出雨后山间云雾缭绕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动态变化。

最后,“迎送官僚习,长怀被眷私”揭示了桓州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不仅是一个交通要塞,还是官僚往来、地方治理的重要场所。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对桓州人民长期受到朝廷眷顾的感激之情,体现了深厚的地方情感和历史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桓州的历史变迁、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286)

周伯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西湖(其三)

书生老眼厌风尘,天遣临安看一回。

便是西湖不留客,也曾身到日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古田女(其二)

北人见飓风,掀簸嗟真差。

君子逢不若,白昼成黑夜。

日月同一天,宁复殊次舍。

礼义无华夷,悦心悉如蔗。

披沙欲出金,恶莠为害稼。

朝歌与胜母,贤者同回驾。

中为去偏倚,庸但无怪讶。

安敢亢亢方,却无伈伈下。

礼不虑咈违,义不恤怒骂。

恭惟秦汉前,礼乐止河华。

七闽底处所,目不睹韶夏。

食才美马甲,衣仅知压柘。

应无雁币聘,宁识枣脩嫁。

历汉晋至唐,谈口无可藉。

令孜与思勖,畏作貂珰霸。

第从常衮来,始识不逆诈。

珠玉满面前,犹或迷光价。

一二百年来,骅骝渐知跨。

述古与介夫,各有诗书暇。

晦翁黄勉斋,遂以教天下。

昔时蛮隶国,今作齐鲁化。

沂风蔼莫春,弦诵殷长夏。

蹡蹡多规行,穆穆亲衡迓。

方知地无偏,又喜才不借。

独馀男女俗,缺漏留微罅。

未能秣驹汉,颇碍雪驴灞。

有心即知礼,有口皆思炙。

男女既冠笄,屋宇仍台榭。

朝夕晓凊温,春秋能社蜡。

溱洧秉蕳游,此日何可假。

礼自标枝来,心无倾盖乍。

风流与衣冠,犹当轶王谢。

田渔非女事,诗以告里社。

形式: 古风

纪行诗(其十七)

凉亭临白海,行内壮黄图。

具阙明清旭,丹垣护碧榆。

龙湫时雾雨,鹰署世衡虞。

驻跸光先轨,长杨只一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黄公庙

羁客无恒居,六月走长路。

清风黄公祠,地古欣所遇。

剑飞素灵哭,龙跃云雨赴。

堂堂文成君,谈笑取帝傅。

功名要有命,阴相果何预。

谁谓圯上人,异事惊竹素。

河清不可俟,筋力疲世故。

袖间一编书,尘埃叹迟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