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子行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

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

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

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

胡兵汉骑相驰逐,转战孤军西海北。

百尺旌竿沈黑云,边笳落日不堪闻。

形式: 古风

翻译

早晨乘着小舟出行垂钓,轻轻摇动钓鱼竿。
靠近淇水,身边是盛开的荷花,骑着白马,鞍鞯上装饰着金色的华丽。
他是个身怀武艺的侠士,在白云间隐居,腰间挂着辘轳般的武器。
他出门征战,效仿嫖姚将军,为你向西讨伐胡人。
汉军与胡兵在战场上你追我逐,孤军奋战直至西海北边。
高高的旗帜沉没在乌云之中,边疆的号角声和落日余晖交织,让人难以忍受。

注释

袅袅:形容动作轻盈。
涉淇:渡过淇水。
骢马: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以勇猛善战著称。
驰逐:追逐奔跑。
边笳:边境上的胡笳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侠客出门远征的壮丽画面,展现了古代边塞战事和英雄豪迈的情怀。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鞉。" 开篇便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位侠客在早晨乘船出发的景象。他手持钓竿,悠然自得地行走于水边,身处碧波荡漾之中,与荷花为伴,骏马则以金鞍装饰,显得闲适而不失威武。

"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 侠客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他的腰间挂着兵器,象征着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为君西击胡”表达了侠客出门征战的目的和决心。

"胡兵汉骑相驰逐,转战孤军西海北。" 这两句描写了激烈的战争场面,敌对的双方在辽阔的疆土上你追我赶,展开生死搏斗。这位侠客所率领的“孤军”在广袤的西海之北转战,不断地与胡兵交锋。

"百尺旌竿沈黑云,边笳落日不堪闻。"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战争的悲壮图景。旌旗沉没于乌云之中,边疆的号角在黄昏时分响起,每一个音节都透露出战事的惨烈和不忍卒听。

整首诗通过对侠客出征场面的描绘,以及对战争壮观与悲壮的刻画,展现了古代边塞生活的艰辛和英雄们的豪迈情怀。

收录诗词(55)

常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 字:号不详
  • 生卒年:708-765

相关古诗词

张天师草堂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闲斋卧病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二首(其一)

旬时结阴霖,帘外初白日。

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室。

闲梅照前户,明镜悲旧质。

同袍四五人,何不来问疾。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闲斋卧病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二首(其二)

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

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

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

辞君向沧海,烂熳从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空灵山应田叟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

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

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

土俗不尚农,岂暇论肥硗。

莫徭射禽兽,浮客烹鱼鲛。

余亦罘罝人,获麋今尚苞。

敬君中国来,愿以充其庖。

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

怀人虽共安,异域终难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为肴。

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形式: 古风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