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风光草际浮

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

风轻不尽偃,日早未晞阳。

耿耿依平远,离离入望长。

映空无定彩,飘径有馀光。

飐若荷珠乱,纷如爝火飏。

诗人多感物,凝思绕池塘。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夜晚的露水依附在芳香的草地上,春天的郊野古道两旁。
微风轻轻吹过,草并未完全倒伏,阳光还未完全晒干。
明亮的光芒照向远方平坦的地方,视线中长长的草丛摇曳生姿。
光影在空中漂浮不定,路边闪烁着余晖。
它们像荷叶上的露珠摇晃,又像火炬跳跃的火焰。
诗人多被这些景象触动,思绪在池塘边久久萦绕。

注释

宿露:夜晚的露水。
芳草:芳香的草地。
春郊:春天的郊野。
古陌:古老的田间小路。
偃:倒伏。
晞阳:晒干的阳光。
耿耿:明亮的样子。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
映空:照在空中。
定彩:固定的颜色。
飘径:飘过小径。
飐若:摇晃如。
荷珠:荷叶上的露珠。
纷如:如同。
爝火:火炬。
感物:被事物触动。
凝思:深思熟虑。
池塘:池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野风光图。"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一句勾勒出晨露未干、春意盎然的田园景象,而"风轻不尽偃,日早未晞阳"则传达了微风习习、阳光温暖但并不烈烈之情。接下来的"耿耿依平远,离离入望长"表达了对远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目光所及之深远。

"映空无定彩,飘径有馀光"中,“映空”、“飘径”的意象鲜明地描绘出春日阳光与花影交织的迷人场景。紧接着“飐若荷珠乱,纷如爝火飏”则以精妙的笔触捕捉了细雨如同散落的荷珠、飘逸的烟火般的云彩,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风光旖旎之中。

最后,“诗人多感物,凝思绕池塘”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不禁沉浸在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与情感的流连之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以及他那颇具哲理的内心独白。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赋得霍将军辞第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

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

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

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

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

悠悠千载下,长作帅臣师。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题画石山

彼美巉岩石,谁施黼藻功。

回岩明照地,绝壁烂临空。

锦段鲜须濯,罗屏展易穷。

不因秋藓绿,非假晚霞红。

羽客藏书洞,樵人取箭风。

灵踪理难问,仙路去何通。

返驾归尘里,留情向此中。

回瞻画图畔,遥羡面山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题碧岩亭赠孙尊师

绝境何人识,高亭万象含。

凭轩临树杪,送目极天南。

积霭生泉洞,归云锁石龛。

丹霞披翠巘,白鸟带晴岚。

仙去留虚室,龙归涨碧潭。

幽岩君独爱,玄味我曾耽。

世上愁何限,人间事久谙。

终须脱羁鞅,来此会空谈。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又题白鹭洲江鸥送陈君

白鹭洲边江路斜,轻鸥接翼满平沙。

吾徒来送远行客,停舟为尔长叹息。

酒旗鱼艇两无猜,月影芦花镇相得。

离筵一曲怨复清,满座销魂鸟不惊。

人生不及水禽乐,安用虚名上麟阁。

同心携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

天涯后会眇难期,从此又应添白髭。

愿君不忘分飞处,长保翩翩洁白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