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去钱塘望乌峰有感

海燕谢故巢,明年复来栖。

游人去故里,飘飘困东西。

三年岂云远,往往遂乖睽。

犹如水中木,那得有定稽。

青山为无聊,野水含悽悽。

人生百年乐,中复失故蹊。

悲歌夜半清,收泪不可啼。

深愧社中翁,生死守一溪。

无荣安得辱,万事皆可齐。

吾性乐幽闲,未遂亲锄犁。

为约平生游,终不为世迷。

箕颍有夙心,老将守田畦。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充满了对时间流逝和命运不可预知性的感慨。诗人以海燕归巢、游人离乡、青山野水等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事多变的深深忧虑。

首句“海燕谢故巢,明年复来栖”,海燕象征着迁徙的生物,每年都会回到旧巢,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不变。然而,紧接着的“游人去故里,飘飘困东西”则描绘了人的离散与漂泊,与海燕形成对比,突出了人类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孤独感。

“三年岂云远,往往遂乖睽”一句,强调了时间虽短,但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却难以避免,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人际关系的脆弱。接下来,“犹如水中木,那得有定稽”将人比作水中漂浮的木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青山为无聊,野水含悽悽”描绘了自然界的寂静与哀愁,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而“人生百年乐,中复失故蹊”则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短暂,快乐与悲伤交织,难以找到固定的轨迹。

“悲歌夜半清,收泪不可啼”表现了诗人深夜的忧伤与无奈,即使想哭泣也无法释放内心的痛苦。最后,“深愧社中翁,生死守一溪。无荣安得辱,万事皆可齐”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坚守自然、淡泊名利的老人的敬佩,认为在荣辱面前,保持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情感和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自然法则的认同。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荣叔归萧山

畴昔来会稽,浮舟出江堤。

苍茫望津道,隐隐辟招提。

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

龙象兹拥卫,群木皆萋萋。

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

持律破三业,悟道臻渊倪。

法网覆众生,一念绝町畦。

戒刀割大荤,水陆无象犀。

凡物有极势,固难叙阶梯。

兀然被衣裓,谁能判金泥。

六时宣法音,万生荷提携。

愚人本无识,有识自难稽。

如我解所说,安可议东西。

稽首送归驭,信美旧山蹊。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留题荣师妙胜斋

万生托钧播,美好皆因人。

公能以妙胜,有趣即为真。

俨雅翠山耸,参差芳草新。

欲知闲客意,亦以胜吾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昭庆阇黎

二年客江汉,不知春与秋。

东来望吴越,历记昔时游。

萧山江水西,万屋白云迷。

地势既洒落,家家临水堤。

中有一大士,法与天台齐。

至行通神明,多果无阶梯。

吾昔屡入室,遂能离筌蹄。

谁言似金粟,真已谢荆溪。

悯悯强冠带,悠悠恨乖暌。

仍作赵魏行,何年造幽栖。

临风一问讯,深已愧提撕。

形式: 古风

过扬子望金山怀南屏师

沧溟有馀力,扬子生狂澜。

素秋将西渡,伫立成盘桓。

吾岂怀土人,苦厌世事艰。

自念从此去,何时复丘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