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颛面正朝

天官惟将相,位号著璇霄。

所处皆颛面,攸司共正朝。

极星安正宁,列宿俪群僚。

号令三光动,吹嘘二气调。

何参方辅汉,稷契正裨尧。

盛旦群龙进,乾符已上昭。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天官主要由丞相和宰相担任,他们的地位显赫,在星辰中象征着璇玑星天
他们所在之处都代表着权威,负责引导国家的正道和朝政
北极星稳定宁静,众星辰如同官员般排列有序
他们的命令影响着日月星辰,调节着天地间的阴阳之气
何人如参、方、辅、汉那样辅佐汉室,如稷、契般支持尧帝
在盛世之初,众多贤能之士如同群龙涌入,彰显出吉祥的征兆

注释

天官: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相:丞相。
璇霄:古代星名,象征尊贵的地位。
颛面:象征权力和威严的脸庞。
攸司:所掌管, 负责。
正朝:正直的朝廷。
极星:北极星,象征方向和稳定。
列宿:众星辰。
俪群僚:排列成群,如同僚属。
三光:日月星。
二气:阴阳之气。
何参:指古代辅佐帝王的贤臣。
方辅汉:汉代辅佐者。
稷契:古代贤臣。
裨尧:辅助尧帝。
盛旦:盛世之初。
群龙:众多人才。
乾符:吉祥的象征。
上昭:显扬于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宏伟壮丽的天象图景,通过对星辰位置和运行规律的描述,展示了宇宙秩序之美与自然法则之严谨。诗人以“天官惟将相”开篇,指代掌管天体运转的高级神灵,其位号显赫,如璀璨星辰一般闪耀。随后,“所处皆颛面,攸司共正朝”表明这些星宿分布在宇宙之中,共同维护着天地之间的正义与和谐。

“极星安正宁”一句描写了最亮的北极星稳定不移,是指南北两极的恒星,它们作为天空中的参照点,永远静止于其位。紧接着,“列宿俪群僚”则形象地展示了一系列星座如同朝廷中排列整齐的臣子一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号令三光动,吹嘘二气调”进一步强化了天体运行的和谐与节奏,其中“三光”指日、月、星,“二气”则是指阴阳两种基本自然力量。诗人通过对天象变化的观察,感受到了宇宙间的律动节拍,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历史上的贤相何参和稷契作为比喻,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何参辅佐汉朝,稷契则是传说中辅助尧舜的贤臣,他们都象征着理想中的政治清明与国泰民安。

最后,“盛旦群龙进,乾符已上昭”一句,如同画面上的点睛之笔,将天象与人间政治美好愿景结合起来。诗中所谓“群龙”,意指星宿运行的壮观场面,而“乾符”则是古代皇帝颁布的重要文书,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神圣。

整首诗通过对天象的精细描绘和历史政治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秩序、自然法则以及理想政治境界的深刻认识和美好向往。

收录诗词(13)

孔文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三十日慈孝寺山亭席上口占送子敦都运待制赴河北

送客城南寺,萧然云水秋。

客意在万里,聊作须臾游。

昨夜过新雨,清风满梁州。

簪裳合俊彦,河图并天球。

古来功名人,未就不肯休。

譬如凿空使,尚致安石榴。

矧今南亩氓,往往东西流。

君能安辑之,千仓与万辀。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玉烛

圣王臻大治,四海属休戈。

遂致阴阳顺,均如玉烛和。

德威周远迩,民俗被渐摩。

品物皆蕃殖,昌辰绝札瘥。

气充诸夏润,祥应太平多。

华旦今如此,庸才愿咏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早行

客兴谓已旦,出视见落月。

瘦马入荒陂,霜花重如雪。

海风吹万里,两耳冻几脱。

岁晏已苦寒,近北尤凛洌。

况当清晓行,溯此原野阔。

笠飞带绕颈,指强不能结。

农家烟火微,炙手粗可热。

岂能迂我留,而就苟且活。

仰头视四宇,夜气亦渐豁。

苦心待正昼,白日想不阙。

形式: 古风

次钱穆父新凉可喜

商飙结新寒,草木起馀怨。

翩翩前庭叶,追逐已千万。

斜阳背西壁,迤逦落藤蔓。

安得金满堂,聊换酒家券。

追随双鸿鹄,摆脱旧笼圈。

胡为汗流赭,日与蝇争饭。

常恐计不就,更以诗屡劝。

江湖秋水高,百尺风帆健。

何当开竹溪,玉腕互酬献。

左手持蟹螯,平昔固有愿。

形式: 古风 押[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