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郡斋有感

白日贪长夜更长,百般无意更思量。

三冬不见秦中雪,九日惟添鬓畔霜。

霞泛水文沈暮色,树凌金气发秋光。

楼前野菊无多少,一雨重开一番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独特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深切感慨。开篇“白日贪长夜更长,百般无意更思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沉重的心情,似乎连白昼也在延长,而夜晚则更加漫长,这种对比强烈地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中时间感的扭曲。

“三冬不见秦中雪,九日惟添鬓畔霜”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自己年华增长的深刻体会。秦中未见雪花,却在重阳节这一天感觉到头发边缘的霜冻,这是对年龄增长、时光易逝的无声哀叹。

“霞泛水文沈暮色,树凌金气发秋光”则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美丽景象。霞光弥漫于水面之上,与沉淀的暮色交织,而树木在金色的秋光中显得格外坚挺,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力与季节更迭的一种认同。

“楼前野菊无多少,一雨重开一番黄”则是对生机勃勃的野菊花进行描绘。尽管数量不多,但在一场秋雨之后,它们又重新绽放,显示出生命力极强,这里的野菊花象征着诗人对于坚韧不拔、不断自新的精神态度的赞扬。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长,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力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3)

薛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 字:陶臣
  • 籍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相关古诗词

五峰隐者

烟霞壁立水溶溶,路转崖回旦暮中。

鸂鶒畏人沈涧月,山羊投石挂岩松。

高斋既许陪云宿,晚稻何妨为客舂。

今日见君嘉遁处,悔将名利役疏慵。

形式: 七言律诗

老去也

惆怅人生不满百,一事无成头雪白。

回看幼累与老妻,俱是途中远行客。

匣中旧镜照胆明,昔曾见我髭未生。

朝巾暮栉不自省,老皮皴皱文纵横。

合掌髻子蒜许大,此日方知非是我。

暗数七旬能几何,不觉中肠热如火。

老去也,争奈何,敲酒盏,唱短歌。

短歌未竟日已没,月映西南庭树柯。

形式: 古风

观竞渡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綵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所各休去,会到摧舟折楫时。

形式: 古风

君不见

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

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

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

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

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

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

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

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

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来。

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片时事。

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