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注释

采采:采了又采。
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盈:满。
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
一说斜口筐。
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
怀:怀想。
寘:同“置”,放,搁置。
周行: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陟:升;登。
彼:指示代名词。
崔嵬:山高不平。
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
虺隤:疲极而病。
姑:姑且。
酌:斟酒。
金罍:金罍,青铜做的罍。
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维:发语词,无实义。
永怀:长久思念。
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
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兕觥: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永伤:长久思念。
砠: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瘏: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痡: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云:语助词,无实义。
云何:奈何,奈之何。
吁:忧伤而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人收割谷物的劳动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但透露出深厚的情感。

诗开篇“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写出了农人辛勤地收割谷物,却仍然不足以填满筐子的场景。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艰难,也隐含着对收成不丰的担忧。

紧接着,“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周行”可能是指长时间地在外奔波,或是在外工作的人无法即刻返回家中,这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随后,诗中的“我姑”一词引出了一系列对比强烈的情景。“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中,“金罍”和“兕觥”都是古代的酒具,表明诗人通过饮酒来缓解内心的思念之痛,但这种方法并不能长久地带来安慰。这里也可能暗示了酒精对于减轻苦恼的临时作用。

最后,“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描绘了一幅疲惫不堪的画面。诗人骑着疲劳的马匹,自己也身心俱疲,最终坍塌下来。这不仅是对肉体劳累的写照,更是精神上的极度疲惫和绝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耕生活与思念之情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普通百姓对于生活艰辛与个人情感之间复杂的矛盾心理。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形式: 四言诗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形式: 四言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形式: 四言诗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