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乡人

前年内殿考文华,咫尺天颜隔绛纱。

禦榜早闻传异国,乡人犹似薄东家。

中宵纵匣冲星剑,临水难留上汉槎。

明日春风动行色,惟愁重别故林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戏赠乡人》由唐代诗人王贞白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前年内殿考文华,咫尺天颜隔绛纱”描绘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内殿之中,文采飞扬,虽然与皇帝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层轻纱,难以触碰。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皇帝比作高不可攀的天颜,暗示了科举之路的艰难与荣耀。

颔联“御榜早闻传异国,乡人犹似薄东家”则表达了诗人对考试结果的期待与担忧。御榜即皇帝亲批的榜单,早已有消息传至远方,但家乡的亲人或许并未感受到这份荣耀,反而可能因未能直接分享到这份喜悦而感到些许失落。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敏感洞察。

颈联“中宵纵匣冲星剑,临水难留上汉槎”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中宵时分,诗人或许在梦中挥舞着宝剑,渴望突破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面对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如临水却无法轻易到达彼岸的汉槎,诗人感到无奈与无力。这一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尾联“明日春风动行色,惟愁重别故林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离别的忧虑。春风已至,预示着新的开始,但对于即将离开故乡的人来说,这同时也是离别的时刻。诗人担心再次与故乡的花朵分别,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科举之路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故乡的深厚情感。通过多层次的对比与象征,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普遍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6)

王贞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字:有道(875—958)
  • 号:灵溪
  •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 生卒年:895

相关古诗词

下地日侍陆侍郎御燕赋得落花

何处足落花,漂泥与藉沙。

春深上林苑,日晚五侯家。

遍地轻难扫,当风势易斜。

无心愧蜂蝶,来岁即荣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昭阳落花

空树落花时,宫嫔泣暮晖。

尽皆承雨露,争不惜芳菲。

残蕊犹黏草,馀香尚惹衣。

无言属青鸟,青鸟自衔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礼聂先生新安重围先生能通两军之好及城开民皆复全也

李白辞翰苑,前山寻隐沦。

不遇采芝翁,满洞惟白云。

我来礼先生,得与龟鹤亲。

学道须有缘,始逢天上人。

四皓安汉室,先生存歙民。

阴功数已满,自合成天真。

如何未上升,应待玉皇迎。

我愿去浮名,随师归三清。

形式: 古风

送建昌冯明府

尝闻陶彭泽,解印归匡庐。

今见冯海昏,辞官还隐居。

贤人五百年,间生信非虚。

清风激贪冒,白云同卷舒。

家山列画屏,绿水环庭除。

秋清对吟尊,羲皇人不如。

祇今建昌民,方话大冯君。

何必遗爱碑,政声人尽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