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灵驾以引挽歌辞(其一)

享国年虽近,斯民泽已深。

俭勤成禹圣,仁孝本虞心。

方庆逢千载,俄惊遏八音。

天愁嵩岭外,云惨洛川浔。

仗动千官卫,神行万象阴。

孤臣恩未报,清血但盈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翻译

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对百姓的恩惠却深远。
节俭勤劳使他如同大禹般圣明,仁爱孝顺源自虞舜的内心。
正当庆祝千年的盛世,忽然传来悲痛的消息中断了音乐。
上天也为嵩山之外的忧虑而愁苦,洛水之滨的景色显得阴沉。
仪仗队的动静牵动着千官护卫,神灵的行动笼罩着万物的阴霾。
作为孤臣,我未能报答皇恩,只有清白的热血满腔。

注释

享国:在位时间。
斯民:百姓。
俭勤:节俭勤劳。
禹圣:大禹般的圣明。
仁孝:仁爱孝顺。
虞心:虞舜的心意。
方庆:正当庆祝。
千载:千年。
俄惊:忽然惊愕。
八音:音乐。
天愁:上天忧虑。
嵩岭:嵩山。
洛川浔:洛水边。
仗动:仪仗队动作。
万象阴:万物阴暗。
孤臣:孤零零的臣子。
清血:清白的热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悼念大行皇帝而作的挽歌辞之一。诗人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先帝的敬仰和哀思。

首句"享国年虽近,斯民泽已深",赞扬了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对百姓的恩泽却深远广泛。接着,"俭勤成禹圣,仁孝本虞心",将先帝的节俭勤劳比作大禹治水的圣德,又强调了他的仁爱与孝道,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方庆逢千载,俄惊遏八音",惋惜皇帝的突然离世,仿佛庆祝的庆典还未结束,就已听不到他的声音。"天愁嵩岭外,云惨洛川浔",运用自然景象,渲染出哀伤的气氛,暗示皇帝的去世让天地都为之悲痛。

"仗动千官卫,神行万象阴",描绘了皇帝灵驾出行时的庄严肃穆,连自然界也笼罩在阴霾之中。最后两句"孤臣恩未报,清血但盈襟",表达了臣子未能报答完皇帝的恩情,只能含泪怀念,内心充满哀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尊崇,也是对生者的警醒,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笔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大热二首(其二)

阳晖烁四野,万里纤云收。

羲和困路远,正午当空留。

枝条不动影,草木皆含愁。

深林虎不啸,卧喘如吴牛。

蜩蝉一何微,嗟尔徒啾啾。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大热二首(其一)

四时成万物,寒暑迭钧陶。

壮阳当用事,大夏蒸炎歊。

造化本无情,怨咨徒尔劳。

身微天地阔,四顾无由逃。

九门阊阖开,万仞昆崙高。

积雪寒凛凛,清风吹寥寥。

嗟我虽欲往,而身无羽毛。

形式: 古风

小饮坐中赠别祖择之赴陜府

明日君当千里行,今朝始共一樽酒。

岂惟明日难重持,试思此会何尝有。

京师九衢十二门,车马煌煌事奔走。

花开谁得屡相过,盏到莫辞频举手。

驩情落寞酒量减,置我不须论老朽。

奈何公等气方豪,云梦正当吞八九。

择之名声重当世,少也多奇晚方偶。

西州政事蔼风谣,右掖文章焕星斗。

待君归日我何为,手把锄犁汝阴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飞盖桥玩月

天形积轻清,水德本虚静。

云收风波止,始见天水性。

澄光与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于其两间,皎皎挂寒镜。

馀晖所照耀,万物皆鲜莹。

矧夫人之灵,岂不醒视听。

而我于此时,翛然发孤咏。

纷昏忻洗涤,俯仰恣涵泳。

人心旷而闲,月色高愈迥。

惟恐清夜阑,时时瞻斗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