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

卞玉何时献,初疑尚在荆。

琢来闻制器,价衒胜连城。

虹气冲天白,云浮入信贞。

佩为廉节德,杯作侈奢名。

露璞方期辨,雕文幸既成。

他山岂无石,宁及此时呈。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珍贵的玉何时被进献,起初怀疑它是否还在荆棘之中。
听说被雕琢成为器具,其价值炫耀超过了连城之宝。
如彩虹般洁白的气韵直冲云天,云彩似乎也随着它的纯洁而飘动。
作为配饰象征着廉洁的品德,作为酒杯却成了奢侈的代名词。
期待着未经雕琢的璞玉被识别,幸运的是精美的雕文已经完成。
其他山中并非没有石头,但怎能比得上此刻展示的这一块呢?

注释

卞玉:指珍贵的玉石,特指未被发现或未被雕琢的美玉。
献:进献,此指将玉石呈给君王或贵族。
荆:荆棘,比喻玉石未被发现时所处的不起眼环境。
琢来:经过雕琢之后。
闻制器:听说被制作成了器物。
价衒:价格被夸耀。
胜连城:价值超过许多座城池,形容极其珍贵。
虹气:形容玉的光泽如同彩虹般绚烂。
云浮:形容玉的气质高洁,如同云朵般轻盈纯净。
信贞:诚信与坚贞,这里用来形容玉的品质。
佩:佩戴,这里指作为配饰。
廉节德:廉洁与节操的美德。
杯:作为酒杯使用。
侈奢名:奢侈的名声。
露璞:显露的璞玉,比喻未被发现的才能或价值。
方期辨:期望能被辨别和赏识。
雕文:雕刻的花纹,这里指玉器上的精美雕饰。
他山:其他的山,比喻其他地方或情况。
石:石头,这里泛指其他玉石。
宁及:怎能比得上。
此时呈:这个时候被呈现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琢玉的过程和价值,以及对其美好品质的赞赏。开篇“卞玉何时献,初疑尚在荆”表达了对珍贵玉石长时间埋藏在地下、未被发现的遗憾。接着,“琢来闻制器,价衒胜连城”写出了玉石经琢磨后价值连城,这里的“价衒”强调了其非凡的价值。

中间两句“虹气冲天白,云浮入信贞”通过彩虹和云朵比喻玉器的纯洁与高贵。紧接着,“佩为廉节德,杯作侈奢名”则表明琢玉不仅用于装饰,更寄托了品德和情操。

最后两句“露璞方期辨,雕文幸既成”展现了对精美玉器的赞叹,以及对其完成过程的欣喜。结尾“他山岂无石,宁及此时呈”则是诗人表达即使其他地方有石,但也难以与眼前的琢玉相比。

整首诗通过对玉石的精细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鉴赏,以及对高贵品质的推崇。

收录诗词(1)

丁居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六九五至一七六五)字敬身,又号钝丁、砚林、孤云、石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初举鸿博不就,隐市尘卖酒。好金石文字,穷巖绝壁,手自摹搨,证以志传,著武林金石录。世所称“浙派”之初祖也。晚年家愈贫,而品愈高。方制府观承索一二方不可得。卒年七十一(一作乾隆戊子-一七六八卒)。其印谱冠“西泠八大家”之首,海内奉为圭臬,即东瀛名彦,亦饼金购之。兼工兰竹水仙。诗与金农齐名,著有砚林诗集、龙泓山馆集。《道古堂集、萍踪闲记、桐阴论画、广印人传、清画家诗史》

  • 号:龙泓山人
  • 籍贯:胜怠老

相关古诗词

和主司王起

公心独立副天心,三辖春闱冠古今。

兰署门生皆入室,莲峰太守别知音。

同升翰苑时名重,遍历朝端主意深。

新有受恩江海客,坐听朝夕继为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塞下曲

北风鸣晚角,雨雪塞云低。

烽举战军动,天寒征马嘶。

出营红旆展,过碛暗沙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归閒诗二十韵

漳北遥开郡,泉南久罢屯。

归寻初旅寓,喜作旧乡邻。

好鸟鸣檐竹,村黎爱幕臣。

土音今听惯,民俗始知淳。

烽火无传警,江山已净尘。

天开一岁暖,花发四时春。

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

俚歌声靡曼,秫酒味温醇。

锦苑来丹荔,清波出素鳞。

芭蕉金剖润,龙眼玉生津。

蜜取花间露,柑藏树上珍。

醉宜藷蔗沥,睡稳木棉茵。

茉莉香篱落,榕阴浃里闉。

雪霜偏避地,风景独推闽。

辞国来诸属,于兹缔六亲。

追随情语好,问馈岁时频。

相访朝和夕,浑忘越与秦。

功成在炎域,事定有閒身。

词赋聊酬和,才名任隐沦。

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冬日到泉郡次九龙江与诸公唱和十三韵

迢递千重险,崎岖一路通。

山深迷白日,林冬豁苍穹。

正值严冬际,浑如春昼中。

泉醴开名郡,江清稳卧龙。

天涯寒不至,地角气偏融。

橘列丹青树,槿抽锦绣丛。

秋馀甘菊艳,岁迫丽春红。

麦陇披蓝远,榕庄拔翠雄。

减衣游别坞,赤脚走村童。

日出喧乌鹊,沙晴落雁鸿。

池澌含晚照,岭黛彻寒空。

风景无终始,乾坤有异同。

但思乡国迥,薄暮起心忡。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