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干旱延续到秋季,农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辛勤劳作的情景。"千里还经赤地连",展现出广阔的地域内干旱严重,土地贫瘠。"老农作苦也堪怜",表达了诗人对农夫苦难生活的深深同情。
"来牟不复歌丰岁","来牟"借指丰收,这里暗示了今年的歉收,与往年的丰收形成对比。"荞麦犹能救歉年",说明尽管收成不好,但荞麦作为一种耐旱作物,还能为农民提供一些缓解饥荒的希望。
"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进一步渲染出农民们的艰辛,山色虽美,但并不能改变他们生活的困苦。"田毛"即田间的草木,"晓披绵"形容早晨的露水像细绵般覆盖在作物上,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期待。
最后,诗人向天公祈求:"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希望老天爷不要降下大霜,如同白雪覆盖,使得生活更加艰难,因为农民如同嗷嗷待哺的孩子,急需援助来度过难关。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又寄托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丰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