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旱至秋田家种荞麦以补岁事

千里还经赤地连,老农作苦也堪怜。

来牟不复歌丰岁,荞麦犹能救歉年。

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

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干旱延续到秋季,农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辛勤劳作的情景。"千里还经赤地连",展现出广阔的地域内干旱严重,土地贫瘠。"老农作苦也堪怜",表达了诗人对农夫苦难生活的深深同情。

"来牟不复歌丰岁","来牟"借指丰收,这里暗示了今年的歉收,与往年的丰收形成对比。"荞麦犹能救歉年",说明尽管收成不好,但荞麦作为一种耐旱作物,还能为农民提供一些缓解饥荒的希望。

"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进一步渲染出农民们的艰辛,山色虽美,但并不能改变他们生活的困苦。"田毛"即田间的草木,"晓披绵"形容早晨的露水像细绵般覆盖在作物上,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期待。

最后,诗人向天公祈求:"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希望老天爷不要降下大霜,如同白雪覆盖,使得生活更加艰难,因为农民如同嗷嗷待哺的孩子,急需援助来度过难关。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又寄托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丰收的期盼。

收录诗词(117)

胡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字:邦衡
  • 号:澹庵
  • 籍贯: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 生卒年:1102年—1180年

相关古诗词

乾道三年九月宴罢(其一)

晚年种德听和銮,露冷林深绽锦团。

金凤花残秋欲半,木犀香远晚初寒。

拟将艾制候朝绂,愧把芦芽易钓竿。

早与君王乞归去,仕途方险战于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乾道三年九月宴罢(其二)

万古云霄一凤鸾,归来蓬岛月光团。

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

漏尽玉龙随彩仗,赦衔金凤下长竿。

天家催赐黄花酒,笑指是翁能据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题王氏佚老堂

大块劳生亦可吁,解言佚我漆园癯。

东家尝记老吾老,西洛请师迂叟迂。

于谨延年还可杖,孔光灵寿不须扶。

劝君早作菟裘计,太半归来雪满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逸贤峒

好竹平生志颇坚,谁知岛上有淇园。

溪边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贤杨巨源。

空翠有时穿荦确,圆机终日转潺湲。

从来到处安心地,肯认家山作本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