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适馆闻衙鼓,归家听寺钟。

欲为僧苦寂,未作吏先慵。

夜永兰膏减,秋深玉露浓。

此中忘去住,城市有高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沈嗣贞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宁静画面。诗中的“适馆闻衙鼓,归家听寺钟”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官府的鼓声与寺庙的钟声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官场的忙碌与寺庙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这两种生活状态的微妙感受。

“欲为僧苦寂,未作吏先慵”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既向往僧人的清静生活,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与束缚,但又未真正涉足官场,便已感到了官场生活的慵懒与疲惫。这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夜永兰膏减,秋深玉露浓”描绘了深秋之夜的景象,夜色深沉,时间悠长,兰花的油脂似乎在这样的夜晚逐渐减少,而秋意渐浓,玉露凝聚得更加浓郁。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氛围,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最后,“此中忘去住,城市有高踪”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仿佛忘记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心中有着超越城市的高尚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

沈嗣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过万里桥见朱云子寄诗因忆旧事怅然有作

寥落天南雁,凄凉见素书。

故人千里外,旧事十年馀。

壮志愁消尽,閒情赋久虚。

不知憔悴者,锦瑟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过清溪驿和题壁韵

风尘天下满,此地尚烟霞。

丛筱临江偃,寒花倚石斜。

轻云归暮岭,落日恋平沙。

何限河山意,瀼西又寄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秋兴

溪楼閒眺望,秋思满林塘。

潦水茨菇烂,西风䆉稏香。

晴光翻去鸟,野色动寒螀。

问讯东篱菊,还须后夜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宋人江泊图

爱见江边树,萧疏落照前。

远峰分霁色,小坞共寒烟。

雁迹留沙渚,猿声到客船。

十年湖海梦,今日倍依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