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李许斋师(其一)

礼堂朴学世推宗,尺木难撞待叩钟。

识字远承许祭酒,诂经孱守郑司农。

名山副墨当谁属,落叶仇书肯自慵。

记向扬云问奇字,草元亭外绿阴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邵堂献给他的老师李许斋的一首赞美诗。首句“礼堂朴学世推宗”赞扬了李许斋在学术界的朴实学风和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儒家经典的宗师。次句“尺木难撞待叩钟”进一步强调了老师的学问深厚,即使是微小的问题也能引发深入的讨论。

“识字远承许祭酒,诂经孱守郑司农”两句,借用了许祭酒(许慎)和郑司农(郑玄)的典故,表达对李许斋广博知识和严谨治学态度的敬仰,暗示他像古代学者那样精通文字训诂。

“名山副墨当谁属,落叶仇书肯自慵”一句,将老师的学问比作名山藏书,无人能及,即使面对繁重的工作,他也毫不懈怠,如同落叶般勤奋。

最后,“记向扬云问奇字,草元亭外绿阴浓”回忆起自己曾经在草元亭外向老师请教疑难问题的情景,绿荫浓郁的环境烘托出师生间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亲密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典雅的笔触,表达了对李许斋深厚学识和高尚人格的敬仰,以及对师生情谊的怀念。

收录诗词(9)

邵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李许斋师(其二)

剪茅小筑十弓宽,撰杖分尝?蓿柈。

家本长贫非宦拙,子因晚得当孙看。

汗青绝业今原少,清白循声古亦难。

七十县车成例在,未应蓑笠把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过故邺城

王气霾沈井甃边,邺都往事付云烟。

荒台上齧漳河水,废冢人耕汉苑田。

芳草绿于长乐县,夕阳红似建安年。

九原若起陈书记,为话西陵亦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荥阳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

闻熹邑长范史遗,荒榛断垄霾残碑。

按出虎朝掘土得,为矼为碍吁可悲。

经国以礼刑罚省,想见政肃风清时。

迁槐里令辟书阻,不幸短命同吁嚱。

校尉牒下丞与尹,竖石坟道旌所司。

汉人质朴摈文饰,列传所阙名仍垂。

摩挲文字感时代,如我作吏颜忸怩。

方今吏局愈败坏,五蠹六虱织人儿。

催科踊跃盗党获,黉校修葺城垣随。

但无龃龉皆尤异,长官夸美无余词。

兴利革弊数大政,彼及民事咸缺亏。

吾闻循吏政浑穆,事如无事为无为。

春风韶煦物不觉,句出萌达皆转移。

龚黄仇卫人代远,姓氏寥落如娥羲。

润饰吏事湛经术,从政令亦远时宜。

汉家取士不拘格,牧羊牧豕执戟枝。

韩君昔丁熹平世,党锢幸不遭诋訾。

缓民急吏政本得,治谱千载无纷歧。

司隶校尉亦长者,风劝良吏屏阿私。

循吏少,民阜熙。循吏多,民怨咨。

吏书上考作郡去,黄金白银胡累累。

道旁碑石述惠政,姓氏不复居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宋瓷箫歌

未央瓦甒缺不全,隗嚣宫碗霾寒烟。

?珑陶器出天水,绣匣珠襦话惘然。

刻箫以玉亦以铁,范土抟沙妙逾绝。

一枝直干遏行云,十指春寒弄晴雪。

图画清明记上河,樊楼镫火夜阑多。

参差织手当窗奏,窈窕娇喉背镜歌。

牟驼冈下烽烟逼,从此箫身陷榛棘。

一曲残山剩水声,千龄雨过天青色。

惜不招邀汪水云,金台秋老话斜曛。

长携雪窖冰天坐,如响青嵩碧洛闻。

花瓷昔制陶人手,遗事宣和未曾有。

青城应唱念家山,紫玉曾吹《折杨柳》。

野火寒郊万劫灰,山河破碎剩箫材。

官哥柴汝知何似,筝笛笙簧倍可哀。

红愁碧恨春无主,月冷陶丘蚀风雨。

不知埏埴纪何时,此亦中原乾净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