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六)

闲居蓄百毒,救彼跛与盲。

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

区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

力恶不己出,时哉非汝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闲居时积累各种药材,救助那些残疾和失明的人。
居住在山边挖了个窑洞,遮蔽暴露在外的尸骨横陈。
我只希望能稍稍帮助,怎能拯救所有生灵。
力量厌恶不出自自己,时机不是你争来的。

注释

闲居:空闲时。
蓄:积累。
百毒:各种药材。
救:救助。
彼:那些。
跛:残疾。
盲:失明。
依山:靠着山边。
作:建造。
陶穴:窑洞。
掩:遮蔽。
暴骨横:暴露在外的尸骨。
区区:微小的。
效:尽力。
一溉:少许灌溉。
济:拯救。
含生:所有生灵。
力恶:力量厌恶。
不己出:不出自自己。
时哉:时机。
非汝争:不是你争来的。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与救世济人的愿望的诗句。诗中“闲居蓄百毒,救彼跛与盲”表明诗人在平静的生活中积累着治愈他人疾病的能力,尤其是帮助那些身体有缺陷和视力受损的人。"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则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隐居山中的景象,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安宁的祝愿。

"区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力量有限所能帮助的人群感到不足和遗憾。最后两句“力恶不己出,时哉非汝争”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改变外界邪恶之事的无奈,以及对那些不是由自己引起的争端表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的悲天悯人情怀与个人的力量局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和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七)

少壮欲及物,老闲馀此心。

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

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

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其八)

净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

初无来往相,二土同一在。

云何定慧师,尚欠行脚债。

请判维摩凭,一到东坡界。

形式: 古风

赠王子直秀才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

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

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

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江涨用过韵

草木生故墟,牛羊满空渎。

春江围草市,夜浪浮竹屋。

已连涨海白,尚带霍山绿。

坎离更休王,鱼鳖横陵陆。

得非昆崙囚,欲报陆浑衄。

行看北风竞,来救南国蹙。

长驱连山烧,一扫含沙毒。

孤吟悯造化,何时停倚伏。

当怜水旱氓,不作舟车蓄。

江流倘席卷,社酒期茅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