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小饮

美景赏心相值难,良宵四座尽儒冠。

月华过冷衣襟润,酒力易消樽俎寒。

自有笑谈供逸气,不须丝竹借馀欢。

坊楼五鼓欲催曙,桂影长先高兴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美景和赏心之事难以常遇,美好的夜晚四座皆是文人雅士。
月光寒冷使衣襟湿润,酒力微弱使得宴席上的温度下降。
自有机智的言谈提供轻松气氛,无需音乐来增添余兴。
街市的更鼓声催促黎明的到来,桂花树下的欢愉已接近尾声。

注释

美景:美丽的景色。
赏心:令人愉快的事物。
相值:相遇,同时发生。
难:难得。
良宵:美好的夜晚。
四座:四周的人们。
尽:全部都是。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代指文人。
月华:月光。
过冷:过于寒冷。
衣襟润:衣襟被月光浸湿。
酒力:酒力。
易消:容易消散。
樽俎寒:宴席上酒杯显得寒冷。
笑谈:谈笑风生。
逸气:超脱世俗的才情。
丝竹:音乐,这里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坊楼:街市的楼房。
五鼓:五更鼓声,天快亮时。
欲催曙:即将迎来黎明。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
高兴阑:欢乐的心情逐渐消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赏月饮酒的画面,诗人在清凉的月色中与朋友畅谈,享受着闲适自得的氛围。开篇“美景赏心相值难”表达了难以用言语来衡量这种美好景致带来的内心愉悦。“良宵四座尽儒冠”则描绘出一群文士雅集的情形,他们在这美好的夜晚聚首,共同享受着月色的宁静与美丽。

“月华过冷衣襟润”写出了月光的清凉,如同细雨般沾湿了衣襟,让人感受到一种凉爽而又不失温润的感觉。“酒力易消樽俎寒”则透露出饮酒时的情景,酒杯中的酒似乎因为夜晚的凉意而容易被消耗掉,而酒具也因为空气的冷却而显得冰凉。

“自有笑谈供逸气”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在这宁静的夜晚,以轻松愉快的话语作为享受闲适时光的伴奏,不需要音乐就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快乐。“不须丝竹借馀欢”强调了这种快乐是自发的,自然而然,不需要依赖于琴瑟之声。

“坊楼五鼓欲催曙”则描绘出时间流逝,夜已深,城市中的钟鼓即将敲响,宣告着黎明的到来。“桂影长先高兴阑”最后一句,通过桂花的影子映在围栏上,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王金吾北园

丞相后园天籞邻,年年分借上林春。

目前但识禽鱼乐,门外何妨车马尘。

花蘤祗疑名品尽,图书方验古今贫。

将军朝下无馀事,端为风烟作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长安送李尧夫同年

昔岁琼林花气曛,今朝长乐柳梢春。

事随流水滔滔度,鬓结繁霜戢戢新。

世路饱谙都是梦,人生可贵莫如身。

会须筑室临清洛,相与携筇戴葛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陇首红旌急,樽前翠幕重。

林端翻远刹,花外转疏钟。

夜寂清机发,春阑别意浓。

如何玉琴韵,并欲在青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风雪数日不见叔度晚约公明共诣之(其一)

云雪连朝闇,朋从叹坐违。

临文与谁共,开卷为君稀。

趣扫六花散,聊通一径微。

当携兔园赋,同映读书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