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屹屹金城唐砥柱,如何流落向蓬州。
一时名节犹山重,千古忠魂与水流。
不待遗文垂纪录,自存生气沮奸谋。
当时谁挽浯溪水,为洗离堆一段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宿新政县登鲜于氏离堆拜颜鲁公遗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忠节之士颜鲁公的崇敬之情和对其英勇就义的赞美。
"屹屹金城唐砥柱,如何流落向蓬州。" 这两句描绘出颜鲁公坚守节操、不畏强权的形象,"金城" 和 "唐砥柱" 都是坚固不可摧毁之物,比喻颜鲁公坚如磐石的节操。而"如何流落向蓬州" 则表达了诗人对颜鲁公最终命运的感慨,尽管他坚守节义,但仍旧无法避免悲剧的结局。
"一时名节犹山重,千古忠魂与水流。"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颜鲁公的忠节如同高山一般沉重,不可动摇,而他的忠魂则像流水一样永恒传承下去。
"不待遗文垂纪录,自存生气沮奸谋。" 这两句表明诗人认为颜鲁公的英勇事迹无需借助文字记载,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本身就是对抗奸邪之计的力量。
"当时谁挽浯溪水,为洗离堆一段愁。" 最后两句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他个人对于颜鲁公遗迹的感怀之情,以及希望有人能如同挽溪水一般,清洗掉心中的忧愁。
整首诗语言庄重,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忠节之士的崇敬和对历史英烈的怀念。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仆仆征鞍日向西,相将山色界湘漓。
农多火种春犹烧,客每露行朝未炊。
燕傍人家犹细认,马行官道似曾知。
眼前风物纪无尽,剩费吟鞭几首诗。
忠贯羲娥勇冠军,虎臣勋烈在三分。
江东父老犹王我,天下英雄有使君。
万顷怒涛翻白雪,一楼晴霭插红云。
我来多谢神鸦力,风送牙樯意许勤。
挺秀古灵基,来为学子师。
壮心存远业,馀力付新诗。
阔步云霄了,细吟风月宜。
老来无软语,敢以此相期。
先生杖屦所,童子钓游曾。
遗我奇哉作,非吾耄矣能。
柳凋怀故老,梅小类新朋。
唤醒黄粱梦,书帏二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