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栏

酒醒思往事,搔首倚危栏。

夜静风鸣树,天凉月满山。

客情怜去燕,秋思入幽兰。

抚剑发长啸,此身空自闲。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酒醒后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我抓头倚着高高的栏杆。
夜晚寂静,风吹过树梢,天气转凉,月光洒满山峦。
旅人的心怜惜离去的燕子,秋天的思绪飘向幽深的兰花。
拔出剑发出长长的啸声,我的身体却无所事事,空闲无比。

注释

酒醒:从醉酒中醒来。
思:回想。
往事:过去的经历或记忆。
搔首:抓头,表示思考或烦恼。
倚:靠着。
危栏:高高的栏杆。
夜静:夜晚安静。
风鸣树:风吹动树叶发出声音。
天凉:天气变冷。
月满山:月亮照亮整个山峰。
客情:旅人的感情。
怜:怜悯或怀念。
去燕:离去的燕子。
秋思:秋天的思绪或情感。
幽兰:深谷中的兰花,常象征高雅或隐逸。
抚剑:手握剑。
发长啸:发出长长的啸声。
此身:自己的身体。
空自闲:空闲无事,无所作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玙的《倚栏》,通过对酒醒后的思绪和夜晚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酒醒思往事”,直接点出诗人从醉酒中醒来,往事涌上心头,透露出淡淡的忧郁和怀旧之情。接下来的“搔首倚危栏”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了诗人独自凭栏凝望的孤独形象。

“夜静风鸣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秋夜画面,风声穿过树叶,显得格外清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天凉月满山”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凉与寂静,月光洒满山峦,更显诗人所处环境的寥落。

“客情怜去燕”一句,借离巢远飞的燕子表达了游子的漂泊之感和对家乡的思念。而“秋思入幽兰”则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幽香的兰花,暗示其深沉的愁绪如同兰花般悄然绽放。

最后,“抚剑发长啸,此身空自闲”两句,诗人拔剑高歌,表达内心的激昂与无奈,感叹自己的才华被闲置,未能施展抱负,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酒醒后的内心世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孤寂与怀才不遇的主题。

收录诗词(77)

潘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少陵近体诗

少陵近体诗,其间备众体。

鍊语发英华,立意为根柢。

如击常山蛇,应处贯首尾。

今人一体看,而不究其理。

形式: 古风

寄翁石龟

惯呼风月入毫端,人作神仙以上看。

天赋此清梅亦逊,地因所寓稿随刊。

符分半刺于今易,诗得全名自古难。

洗去淫哇追大雅,能于文海障狂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晚菊

可惜重阳已过期,黄花无数绕山篱。

政缘懒作趋时态,多少幽香人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移种菖蒲

谁剪苍龙髯,种之水边石。

不与草争春,四时挺幽碧。

余心具静观,而爱此正色。

一朝移香根,古瓷手亲植。

疏之以泠风,沐之以甘泽。

得此伴闲身,凡花何足惜。

呼童汛净室,寘彼芝兰侧。

如参物外人,利名念俱释。

如亲诗中仙,冷澹趣相得。

人物本一体,清浊霄壤隔。

物以类而聚,人于交贵择。

人为物之灵,讵可乏真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