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闲咏

青莎台上起书楼,绿藻潭中系钓舟。

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暂尝新酒还成醉,亦出中门便当游。

一部清商聊送老,白须萧飒管弦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青莎台高处建起了书楼,绿色水藻丛生的池塘边停着钓鱼的小船。
傍晚时分我喜欢在竹林深处漫步,明亮的月光下常常见我走过小桥。
偶尔品尝新酿的酒就会醉倒,出门转转就觉得心旷神怡。
听听清商曲调聊以慰藉晚年,满头白发伴随着萧瑟的管弦乐声度过秋天。

注释

青莎台:古代的台名,具体位置未知,常用于诗词中的地点意象。
书楼:存放书籍的楼阁,用于读书或藏书的地方。
绿藻潭:长满绿色藻类的水潭,形容环境清幽。
钓舟:钓鱼的小船,象征悠闲的生活。
日晚:傍晚时分。
深竹里:竹林深处,形容环境宁静而深远。
月明:明亮的月光。
小桥头:小桥的一端,常用来营造诗意的场景。
暂尝:偶尔品尝。
新酒:新酿的酒,通常指未经过长时间陈放的酒。
还成醉:容易醉,形容酒力不小。
中门:院子或宅邸的中间大门,此处代指家门。
游:游玩,散步,形容轻松自在的状态。
清商:古代音乐的一种,指清雅的商调音乐。
聊送老:聊以慰藉晚年,打发时间的意思。
白须萧飒:形容老年人白发飘散的样子,带有一种岁月沧桑的意味。
管弦秋:秋天的管弦乐,借音乐表达秋天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开篇“青莎台上起书楼,绿藻潭中系钓舟”两句,勾勒出一幅山水田园图,青草丛生的台地上建有书房,而碧波荡漾的潭水边则停靠着渔舟。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映射出了诗人闲适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接着“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夜晚独行于竹林中,以及在明月之下频繁踏上小桥的喜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放松和自我沉醉。

“暂尝新酒还成醉,亦出中门便当游”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酒精的喜爱,以及在饮酒后即兴踏上旅途的豪情。这里“醉”字不仅是实指,也有借酒浇愁、忘却世俗烦恼之意。

最后,“一部清商聊送老,白须萧飒管弦秋”两句,则转向了对音乐的喜爱和人生感慨。“一部清商”指的是高雅的乐曲,而“白须萧飒”则是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的写照。这里诗人通过管弦之声,表达了对青春易逝、时光荏苒的感慨,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无常的接受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池上逐凉二首(其一)

青苔地上消残暑,绿树阴前逐晚凉。

轻屐单衫薄纱帽,浅池平岸庳藤床。

簪缨怪我情何薄,泉石谙君味甚长。

遍问交亲为老计,多言宜静不宜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池上逐凉二首(其二)

窗间睡足休高枕,水畔闲来上小船。

棹遣秃头奴子拨,茶教纤手侍儿煎。

门前便是红尘地,林外无非赤日天。

谁信好风清簟上,更无一事但翛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池上赠韦山人

新竹夹平流,新荷拂小舟。

众皆嫌好拙,谁肯伴闲游。

客为忙多去,僧因饭暂留。

独怜韦处士,尽日共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池边

柳老香丝宛,荷新钿扇圆。

残春深树里,斜日小楼前。

醉遣收杯杓,闲听理管弦。

池边更无事,看补采莲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