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竹夹平流,新荷拂小舟。
众皆嫌好拙,谁肯伴闲游。
客为忙多去,僧因饭暂留。
独怜韦处士,尽日共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自闲游时的心境。新竹夹岸的溪流平缓而行,小舟在新荷间轻拂而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
“众皆嫌好拙,谁肯伴闲游”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评价的超然和淡泊,以及他渴望找到知音难求的孤独情怀。诗人的这种心境,是因为他发现大多数人都忙于追逐名利,对于他的闲适生活感到不屑一顾。
然而,客人因事务繁忙而匆匆离去,唯有僧侣因为饭食的缘故暂时留下。这里的“饭”字,不仅是生理需求的满足,更象征着精神上的慰藉和暂时的停留。
最后,“独怜韦处士,尽日共悠悠”表达了诗人对同样拥有闲适心境的韦山人的深深同情。在这宁静的池上环境中,诗人与韦山人一同度过了整个悠长而舒缓的一天。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逃避,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哲学思考。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柳老香丝宛,荷新钿扇圆。
残春深树里,斜日小楼前。
醉遣收杯杓,闲听理管弦。
池边更无事,看补采莲船。
池畔最平处,树阴新合时。
移床解衣带,坐任清风吹。
举棹鸟先觉,垂纶鱼未知。
前头何所有,一卷晋公诗。
风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凉似秋。
黄犬引迎骑马客,青衣扶下钓鱼舟。
衰容自觉宜闲坐,蹇步谁能更远游。
料得此身终老处,只应林下与滩头。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