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四壁空空绝语声,困来终是睡难成。

孤灯要与人相背,寒漏苦教天不明。

累月故园无信息,几般閒事恼心情。

别愁若解生华发,一夕应添一万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孤独与寂寞,诗人在四壁空空之中难以成眠。"困来终是睡难成"表达了内心的烦躁和外界的干扰,使得安然入睡变得格外困难。而"孤灯要与人相背"则更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连唯一的光源——孤灯,也似乎与诗人背道而驰,不给予温暖。

"寒漏苦教天不明"一句,把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漫长形象地描绘出来。水漏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清晰,每一次滴答都提醒着诗人,外面的世界依旧运行,但自己的内心却无法获得安宁。

"累月故园无信息"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无奈。诗人长时间未能得到故土的消息,这种隔绝感增添了内心的忧虑。而"几般閒事恼心情"则进一步揭示,各种琐碎的事情都在消耗着诗人的心神。

最后两句"别愁若解生华发,一夕应添一万茎"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烦恼如同繁茂的草木,即使是短暂的片刻,也能迅速滋长成一片郁郁葱葱。这里的“华发”指的是头发,而“茎”则是植物丛生的样子,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烦恼和忧愁如同无尽的草木一般繁殖,不可阻挡。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寂寞与内心的困扰,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书怀寄介夫

弃材幸免杂舆薪,收拾缁衣出洛尘。

渐老得閒才是性,谩言成谑且随人。

能传身后须文字,要识胸中只鬼神。

俗子不劳轻毁誉,问天长乞醉乡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书松陵唱和

天命相逢陆与皮,当年才调两权奇。

朝端未有输忠处,诗外应无用力时。

意古直摩轩昊顶,言微都泄鬼神私。

近来此道中兴也,泉下英魂知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书麻姑庙

流俗好仙方学道,至人乐道自成仙。

飞升若也由贪欲,紫府还应用诈权。

尘里笙歌千古梦,洞中星斗几家天。

无心便是归真日,姹女河车总谩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龙塘

世传鳞物有蟠时,分得寒泉住翠微。

天命虽教为润泽,神心终是索虔祈。

一围石岸刓无迹,几族阴云禁不飞。

风脚斗回波面黑,向人浑似逞严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