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寒夜独坐卧虹榭》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夜独自坐在卧虹榭上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交融。
首句“今时何时我非我”,诗人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审视自我,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迷失了自我身份,流露出一种对自我存在状态的深刻反思。接着,“中夜起坐心旁皇”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深夜起身,内心惶惑不安的情景,将读者带入一个深邃而静谧的夜晚。
“风声水声乌乌武,日出月出团团黄”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光线变化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风声、水声交织在一起,乌鸦的叫声在夜空中回荡,而日出与月出时的光线变化,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自然界变幻莫测的魅力。
“层阴压屋天四盖,寒云入户山两当”描绘了寒夜中天空的阴沉与压抑,以及寒云直接侵入室内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感。同时,这种景象也暗示了诗人面对外界压力时的无力与挣扎。
最后,“回头下视九州窄,高飞黄鹄今何方?”诗人从个人的情感世界抽离出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方向。他问自己,如同高飞的黄鹄,如今又在哪里?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寒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黄遵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