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一)雨花台再用弟履齐鸟衣园韵

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

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

江近蘋风随汐落,峰高松露和云滴。

叹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老怀抱,非畴昔。

欢意思,须寻觅。人间世、假饶百岁,苦无多日。

已没风云豪志气,只思烟水闲踪迹。

问何年、同老转溪滨,渔钩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渊的《满江红·其一·雨花台再用弟履齐鸟衣园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秋天山水景色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开篇“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几句,设定了一个秋季的山林景观。钟山之名,或许指的是某一特定的山峰,但在这里更多地象征着静谧而又壮丽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苍翠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同时,“可供餐食”则隐含了一种田园生活的自给自足。

接下来的“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展示了诗人在秋天山水间的情感流转。这里的“怨桃”和“催梅”都是对春夏之交时节的回忆和期待,通过古典文学中的常见意象——桃红柳绿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而新笛则预示着新的开始。

中间两句“江近蘋风随汐落,峰高松露和云滴”是对秋天景色的细致描绘。诗人捕捉了水边蘋草随风摇曳的画面,以及山峰之上的松树在露珠中与云雾相伴的宁静景象。

而“叹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己年华增长的感慨。从少年到老年,虽然已经度过了许多岁月,但在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态度仍然保持着一种游子的状态。

“老怀抱,非畴昔。欢意思,须寻觅”几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快乐情感的追求。在这里,“老怀抱”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安逸生活的渴望,而“非畴昔”则是在强调这种愿望并非过去所有,是一种新的认识和期待。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寻,诗人希望能够找到那种欢愉的心境。

接下来的“人间世、假饶百岁,苦无多日”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在这里,“假饶”意味着即便是宽容地给予,也只是短暂的人生,而“苦无多日”则强调了时间的有限和珍贵。

最后两句“已没风云豪志气, 只思烟水闲踪迹。问何年、同老转溪滨,渔钩掷”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英雄壮志的放弃,以及现实中只愿追寻平淡而宁静生活的情感。在这里,“已没风云豪志气”意味着那些激昂的心境和壮志已经不再,而“只思烟水闲踪迹”则表达了对安逸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是在询问何时能够与朋友一同老去,共同在溪边转悠,抛弃渔钩(打鱼的工具),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秋天山水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生命意义以及归隐田园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26)

吴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吴柔胜第三子。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 号:退庵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0—1257年

相关古诗词

星溪书院作

茅斋雨过竹鸡啼,溪水涵空树影低。

爱煞夜廊风色静,澄潭冷浸碧玻璃。

形式: 七言绝句

三溪世事名千古,双柏馀阴照别州。

形式: 押[尤]韵

楚山连白帝,蜀道控乌蛮。

形式: 押[删]韵

沁园春.登凤凰台

再上高台,访谪仙兮,仙何所之。

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

凤鸟不来,长安何处,惟有碧梧三数枝。

兴亡事,对江山休说,谁是谁非。庭花飘尽胭脂。

算结绮、繁华能几时。

问何人重向,新亭挥泪,何人更到,别墅围棋。

笑拍阑干,功名未了,宁肯绿蓑寻钓矶。

深深饮,任玉山醉倒,明月扶归。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