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敬长于今我独亡,转头惊见十飞霜。
心乎爱矣兄如在,陟彼冈兮木已苍。
直喜克家犹有子,回思疗疾苦无方。
伏波不忍离坟墓,泪洒归舟重感伤。
此诗乃宋代女词人叶茵所作,名为《伯氏墓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悲凉与怀念之情。
首句“敬长于今我独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和自我的孤独感受。“转头惊见十飞霜”则描绘了一片凄清的墓地景象,霜花在寒冷中悄然降临,让人不禁生出一种生命易逝、时光荏苒之感。
“心乎爱矣兄如在”,作者的心中依旧保留着对已故亲人的深厚爱恋,仿佛他们仍在身边。紧接着,“陟彼冈兮木已苍”一句,通过攀登墓冈、树木浓荫的景象,强化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消亡的主题。
“直喜克家犹有子”,诗人心中虽有喜悦,因为家族尚有后代可以延续,但这种喜悦又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是“回思疗疾苦无方”的哀伤与无奈。作者面对亲人的离去,无力回天,只能在悲痛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伏波不忍离坟墓,泪洒归舟重感伤”,诗人难以割舍与亡者的情感,不愿离开那个充满记忆和哀思的地方。泪水随着归途中摇曳的船只而落下,表达了深沉的悲痛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叶茵通过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鲜明的意象,将墓地凄凉与个人哀思巧妙地融合,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生离死别时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千岁松阴护一亭,风来犹带读书声。
虽无芳史摹勋业,自有青山说姓名。
客抚丰碑苔剥落,春归暗径草生成。
几年访古谋清隐,好借虚檐著短檠。
梅边又上帝王都,柳下俄空处士庐。
汉月楚星人去后,淮云蜀雨事何如。
东龟不食西征缺,南雁难期北信疏。
此去叫阍天路直,何时快睹茂陵书。
人生真乐在家山,况有名园五亩宽。
眼底不随花富贵,水边长报竹平安。
养心澹泊千诗稿,种德蕃滋九畹兰。
以此寿君君必寿,年年新月照杯盘。
中流砥柱一宗臣,长把丹衷动玉宸。
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载后更无人。
堂留薇药谁知己,路长萧茅谩得春。
自是不曾轻出处,到头著著为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