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间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

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林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之美。诗人以“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开篇,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绵延不绝、林木繁茂的壮观景色,仿佛置身于无尽的绿色海洋之中。接着,“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两句,通过动态的云和风,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辽阔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则将视角转向了山林中的人居,虽然茅屋隐藏在密林之中不易察觉,但鸡鸣声却透露出这里并非完全无人烟,而是有着人类生活的痕迹。这种隐逸与现实的微妙平衡,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间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四句,诗人通过亲自踏访山径,发现散落的柴火,进而推断出这里曾有人居住,且这种生活状态延续了很长时间。这不仅体现了对古代先民生活方式的追溯与敬仰,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帛道猷(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晋高僧。生卒年不详,孝武帝时在世。本姓冯,少习儒业,以篇牍著称于时,后于本籍若邪山中出家。先依道生于庐山,道生寂后至临川。继住浙江新昌沃州山禅院,与名僧道壹同时且齐名,刘宋文帝、孝武帝均极尊崇。道猷素性率真淡泊,雅好林泉丘壑,曾经遍游两浙名山胜水,皆有题咏。诗多散佚,人称其诗“有濠上之风”。现存诗一首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答苕华诗

机运无停住,倏忽岁时过。

巨石会当竭,芥子岂云多。

良由去不息,故令川上嗟。

不闻荣启期,皓首发清歌。

布衣可暖身,谁论饰绫罗。

今世虽云乐,当奈后生何。

罪福良由已,宁云已恤他。

形式: 古风

赠竺度诗

大道自无穷,天地长且久。

巨石故叵消,芥子亦难数。

人生一世间,飘若风过牖。

荣华岂不茂,日夕就凋朽。

川上有馀吟,日斜思鼓缶。

清音可娱耳,滋味可适口。

罗纨可饰躯,华冠可耀首。

安事自剪削,耽空以害有。

不道妾区区,但令君恤后。

形式: 古风

咏诗

安知万里水,初发滥觞时。

形式: 押[支]韵

咏诗

皓然之气,犹在心目。山林之士,往而不反。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