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风雨

放珠帘,掩绣户。双泪缀如缕。

谁解留人,最好是风雨。

纷纷镇日连宵,桃花流水,画桥断、征鞍无路。

且延伫。楼外万水千山,重重总烟雾。

迢递修门,过访更何处。倚屏还与思量,春寒如许。

倒莫被、角声催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风雨》由清代词人曾廉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风雨中的离愁别绪。

开篇“放珠帘,掩绣户”,描绘了一幅女子独处室内,欲闭门谢客的情景,珠帘轻放,绣户紧掩,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寞和哀愁。接着,“双泪缀如缕”一句,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眼中流淌的泪水,如同细线般连绵不断,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谁解留人,最好是风雨。”这一句转折,似乎在询问世间是否有人能理解她的留恋之情,而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这缠绵的风雨。风雨不仅加剧了离别的氛围,也成了情感寄托的一种象征。

“纷纷镇日连宵,桃花流水,画桥断、征鞍无路。”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无奈。日复一日,夜复一夜,桃花随流水飘散,画桥上行人稀少,征鞍难寻,暗示了主人公与心上人的分离之苦。

“且延伫。楼外万水千山,重重总烟雾。”“延伫”意为长时间站立或停留,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与等待。楼外的山水被烟雾笼罩,既象征着距离的遥远,也隐喻了情感的迷茫与不确定。

“迢递修门,过访更何处。”“迢递修门”指远行的路程,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距离感。过访何处,暗示了寻找心上人的艰难与迷茫。

“倚屏还与思量,春寒如许。”倚靠屏风,思绪万千,春寒料峭,不仅指季节的寒冷,也暗含了内心深处的悲凉与孤独。

最后,“倒莫被、角声催去。”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希望时间静止,不愿被角声(古代报时或军中信号的号角)催促离开的心愿,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眷恋与不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风雨中离别之痛,以及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63)

曾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留春

莫愁湖,桃叶渡。旧是弄舟处。

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

依稀极浦危楼,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

又风雨。六代花草凄迷,天低冶城树。

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

怕只是、美人迟暮。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赏春

正窗前,霞影绽。侵晓雨初散。

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

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只频听、鸠鸣莺唤。

绿杨岸。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

人影衣香,尽是看花伴。不妨春信迟来,桃秾梨烂。

算赚了、一春多半。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大水

望苍茫,极平楚。一霎没洲渚。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

匆匆水上桥头,篾篷横转,且凭系、檐前高树。

倚朱户。试看桃叶帘前,年年艾如虎。

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盼他兰桨东来,今天停渡。

怪不得、把佳期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秋雨

登层楼,望极浦。无限暮山阻。

镇日愁人,最苦是秋雨。明明百炼钢金,又还分散。

巧缠绕、漫天丝缕。甚头绪。

正想塞雁书来,寻看又无据。

渺渺珠宫,屈戍锁将住。只今溅泪成河,惟凭柔橹。

轧轧向、斗牛摇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