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昌安国寺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纱窗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新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屋映花丛当下帘。

谁倚南楼指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在初春三月的画堂中,柳絮轻飘打在纱窗上,燕子掠过屋檐。
品尝几杯冷酒,配上新摘莲子,又弹奏一曲柘枝,试穿新衣裳。
台阶下临近水池,景色比照镜子更美,房屋映衬在花丛中,放下窗帘欣赏。
是谁在南楼之上,指着新升起的月亮,那玉钩般的手指纤细动人。

注释

画堂:富丽堂皇的厅堂。
絮:柳絮。
柘枝:古代的一种舞曲。
新衫:新做的衣服。
阶临池面:台阶下就是池塘。
屋映花丛:房屋倒映在花丛中。
南楼:南方的高楼。
玉钩:形容手指如玉的弯钩。
素手:洁白的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一个美好场景,发生在画堂之中。诗人描述了三月初三这个日子,春风吹动着柳絮轻盈地扑打在纱窗上,燕子在檐下穿梭,增添了生机。诗人与友人一同品尝冷酒,配上几颗莲子,品味着初春的清凉。接着,他们欣赏着新衣柘枝舞曲,仿佛整个世界都因新衫而焕然一新。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阶前的池塘倒映着屋舍,如同一面镜子,而花丛中的屋宇更显得如诗如画。此时,有人倚靠在南楼之上,用纤纤玉手轻轻挽起窗帘,指向新升的明月,画面充满了静谧和诗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与雅致,以及人们在其中享受生活的闲适与情趣,体现了宋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苏舜元通过这首诗,传递出他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赏,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13)

苏舜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梁子熙联句

大荣大辱,能生死人。二物不并,以挠厥真。

之子病闷,肠如车轮。劳忧到母,饶寒著身。

世俗卤莽,辄置莫亲。文彩华艳,伏不得伸。

悽吟哀号,酸入四邻。夜计破午,若燕作秦。

腹愤轧轧,胸奇陈陈。淮国晚岭,吴渠春津。

去谢夙蕴,归逢故辛。雌火相丑,刮凿遁屯。

驾风鞭霆,以脱凡鳞。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淮上遇便风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