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朝廷恩惠的感激之情以及个人对于仕途生涯的自我反省与淡然态度。开篇“久愧君恩禄具臣”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赐的深深懊恤,因为自己并未能有所贡献,类似于古代官员领取俸禄却无功绩可言。
接着,“太仓非有粟陈陈”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无用之感,太仓指的是国家的粮仓,而诗人自比为缺乏实质贡献的空仓。紧随其后的“立朝到老羞营窟”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一生仕途所取得成就的不满与羞愧,营窟象征着军事上的成就,而诗人却从未有过这样的建树。
“避客经年少觌邻”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交往持有一种逃避态度,或许是因为自卑感或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导致其在社交中显得较为孤立。鹤与鱼的比喻则象征着才能未被发挥,鹤夜失鸣,犹给料,表明诗人对于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展现而感到遗憾;鱼寒不食已收纶,则是说即便是微小的机会也已经错过。
“小瓢如玺犹慵佩”中的“小瓢如玺”比喻诗人虽有才能但并不显著,而“犹慵佩”则表达了对此状况的接受与安于现状。最后,“何况金龟与玉麟”是说对于那些更高的荣誉与地位,诗人自知无法企及,因此也就不再去奢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功名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