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会郡楼

山清气爽九秋天,黄菊红茱满泛船。

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

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

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米芾在重阳节于郡楼上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雅集的和谐交融。

首句“山清气爽九秋天”,开篇即以“山清”、“气爽”、“九秋天”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九秋天指的是农历九月,此时秋高气爽,山色格外清朗,为聚会提供了绝佳的背景。

“黄菊红茱满泛船”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聚会时船上盛放的黄菊与红茱萸,色彩鲜明,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泛舟于湖上,赏花饮酒,别有一番风味。

“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这两句表达了聚会中嘉宾云集,言谈甚欢,似乎千里的距离也无法阻隔这份相聚的喜悦。群贤毕至,显示出聚会的高雅与广泛的人脉。

“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这里借用了杜甫和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聚会中不乏文人雅士,他们的风流才情如同古代的杜甫和谢灵运一样,被后世传颂。

“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最后两句点明了聚会的主题——赏花饮酒,吟诗作对。诗人独自举杯,品味着秋天的花朵,或许是因为年岁渐长,更加偏爱诗歌中的那份情感与韵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聚会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友情与文化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和林公岘山之作

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

震泽乃一水,所占已过二。

娑罗即岘山,谬云形大地。

地惟东吴偏,山水古佳丽。

中有皎皎人,琼衣玉为饵。

位维列仙长,学与千年对。

幽操人独处,迢迢愿招类。

金飔带秋威,欻逐云樯至。

朝隮舆驭飙,暮返光浮袂。

云盲有风驱,蟾餮有刀利。

亭亭太阴宫,无乃瞻星气。

兴深夷险一,理洞轩裳伪。

纷纷夸俗劳,坦坦忘怀易。

浩浩将我行,蠢蠢须公起。

形式: 古风

送王涣之彦舟

集英春殿鸣鞘歇,神武天临光下澈。

鸿胪初唱第一声,白面王郎年十八。

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使敲抨使传道。

衣锦东南第一州,棘璧湖山两清照。

襄阳野老渔竿客,不爱纷华爱泉石。

相逢不约约无逆,舆握古书同岸帻。

淫朋嬖党初相慕,濯发洒心求易虑。

翩翩辽鹤云中侣,土苴尪鸱那一顾。

迩来器业何深至,湛湛具区无底沚。

可怜一点终不易,枉驾殷勤寻漫仕。

漫仕平生四方走,多与英才并肩肘。

少有俳辞能骂鬼,老学鸱夷漫存口。

一官聊具三径资,取舍殊涂莫回首。

形式: 古风

戏成呈司谏台坐

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天半落。

石鲸吐出湔一里,赤日雾起阴纷薄。

我曾坐石浸足眠,肘项抵水洗背肩。

客时效我病欲死,一夜转筋著艾燃。

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

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形式: 古风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其一)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

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

缕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

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