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公岘山之作

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

震泽乃一水,所占已过二。

娑罗即岘山,谬云形大地。

地惟东吴偏,山水古佳丽。

中有皎皎人,琼衣玉为饵。

位维列仙长,学与千年对。

幽操人独处,迢迢愿招类。

金飔带秋威,欻逐云樯至。

朝隮舆驭飙,暮返光浮袂。

云盲有风驱,蟾餮有刀利。

亭亭太阴宫,无乃瞻星气。

兴深夷险一,理洞轩裳伪。

纷纷夸俗劳,坦坦忘怀易。

浩浩将我行,蠢蠢须公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米芾创作,名为《和林公岘山之作》。诗中描绘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以及岘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月喻人,赞美了人的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诗的开头“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描绘了月亮在天空中的明亮与圆满,象征着纯洁与完美。接着“震泽乃一水,所占已过二”通过对比震泽(大湖)与月光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广阔与深远影响。

“娑罗即岘山,谬云形大地”则将岘山比作大地的形状,表达了对岘山雄伟壮观的赞美。诗人接着描述了岘山所在地区的地理特征,“地惟东吴偏,山水古佳丽”,点明了岘山位于东吴地区,拥有古老而美丽的山水风光。

接下来,“中有皎皎人,琼衣玉为饵”将人比作皎洁的月光,穿着如琼玉般的衣物,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诗人进一步赞美了这些人的地位和学识,“位维列仙长,学与千年对”,他们如同仙人一般,与千年知识相对应,体现了他们的卓越与智慧。

“幽操人独处,迢迢愿招类”表达了这些人在幽静中独自修行的愿望,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随后,“金飔带秋威,欻逐云樯至”描绘了秋季的凉风伴随着云帆而来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朝隮舆驭飙,暮返光浮袂”描述了日出时分乘坐马车疾驰,傍晚时分返回,月光映照在衣袖上的景象,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节奏。接着,“云盲有风驱,蟾餮有刀利”通过比喻,表达了云雾被风吹散,月亮如同锋利的刀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现象。

“亭亭太阴宫,无乃瞻星气”将太阴宫比作仰望星空,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敬畏之情。“兴深夷险一,理洞轩裳伪”则揭示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或挑战,内心深处的信念和真理是不变的。

最后,“纷纷夸俗劳,坦坦忘怀易”对比了世俗的忙碌与内心的轻松,强调了忘却尘世烦恼的重要性。“浩浩将我行,蠢蠢须公起”表达了诗人愿意与他人一同前行,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山水、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送王涣之彦舟

集英春殿鸣鞘歇,神武天临光下澈。

鸿胪初唱第一声,白面王郎年十八。

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使敲抨使传道。

衣锦东南第一州,棘璧湖山两清照。

襄阳野老渔竿客,不爱纷华爱泉石。

相逢不约约无逆,舆握古书同岸帻。

淫朋嬖党初相慕,濯发洒心求易虑。

翩翩辽鹤云中侣,土苴尪鸱那一顾。

迩来器业何深至,湛湛具区无底沚。

可怜一点终不易,枉驾殷勤寻漫仕。

漫仕平生四方走,多与英才并肩肘。

少有俳辞能骂鬼,老学鸱夷漫存口。

一官聊具三径资,取舍殊涂莫回首。

形式: 古风

戏成呈司谏台坐

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天半落。

石鲸吐出湔一里,赤日雾起阴纷薄。

我曾坐石浸足眠,肘项抵水洗背肩。

客时效我病欲死,一夜转筋著艾燃。

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

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形式: 古风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其一)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

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

缕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

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其二)

半岁依脩竹,三时看好花。

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

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

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