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船泛渺瀰,渐觉灭炎辉。
动水花连影,逢人鸟背飞。
深犹见白石,凉好换生衣。
未得多诗句,终须隔宿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泛舟山溪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清凉环境的享受和对归期的期待。
“溪船泛渺瀰,渐觉灭炎辉。”开篇两句,诗人乘坐小舟在溪流中缓缓前行,同时感受到烈日炎热逐渐消散,这里的“渺瀰”指的是溪水的深处,“灭炎辉”则是夏日阳光被山影遮挡而减弱。
“动水花连影,逢人鸟背飞。”随后诗人观察到水面上的花朵随着溪水的波动而摇曳,好似它们的倒影在水中跳跃。同时,也许是因为空气清新,或是对凉爽环境的喜悦,行人们和鸟儿都选择了背向太阳飞翔。
“深犹见白石,凉好换生衣。”诗人继续描绘溪中的景象,即使在水流较深之处,也能看到底部光滑的白色岩石。这里的“凉好”表达了一种对清凉环境的喜爱,而“换生衣”则是说这种凉意让人感觉仿佛换了一件新衣服般舒适。
“未得多诗句,终须隔宿归。”最后两句,诗人虽然没有写下很多关于这次舟行体验的诗句,但最终还是要在外过夜,然后返回。这里流露出一种对自然之旅的不舍和对归途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夏日避暑游玩的享受,以及对家园的眷恋。
不详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何年化作愁,漠漠便难收。
数点山能远,平铺水不流。
湿连湘竹暮,浓盖舜坟秋。
亦有思归客,看来尽白头。
渺渺浸天色,一边生晚光。
阔浮萍思远,寒入雁愁长。
北极连平地,东流即故乡。
扁舟来宿处,髣髴似潇湘。
醉后情俱远,难忘素浐间。
照花深处月,当户旧时山。
事想同清话,欢期一破颜。
风流还爱竹,此夜尚思闲。
移来未换叶,已胜在空山。
静对心标直,遥吟境助闲。
影侵残雪际,声透小窗间。
即耸凌空干,翛翛岂易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