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客南归

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孤舟下彭蠡,楚月沈沧浪。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

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向北告别黄榆要塞,向南回归白云萦绕的故乡。
孤单的小船驶离彭蠡湖,楚地的明月沉入苍茫的水面。
为你惋惜那未竟的功业,满身都是战斗留下的刀箭伤痕。
不要渡过汨罗江水,让您的忠孝之情得以留存世间。

注释

北别:向北告别。
黄榆塞:指北方的边塞,黄榆是一种树,常用以形容边塞景物。
南归:向南返回。
白云乡:比喻美好的故乡或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孤舟:孤独的小船。
彭蠡:古代大湖名,即今鄱阳湖。
楚月:楚地的月亮,此处代指南方。
沈沧浪:沉入水中,比喻隐没在江湖之中。
为子:为你,此处指对方。
惜:惋惜。
功业:事业与成就。
刀箭疮:刀剑和箭矢造成的伤口,喻指战争中的伤痕。
莫渡:不要渡过。
汨罗水:汨罗江,屈原投江之处,常象征忠贞不渝。
回君:使你回心转意。
忠孝肠:忠于国家、孝于亲人的赤诚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戍卒即将结束戌边之役,准备返回家乡的情景。"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两句表达了士兵告别北方边塞的艰苦生活,向往着能回到南方温暖的故乡。"孤舟下彭蠡,楚月沈沧浪"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情感,彭蠡为古代水名,可能指的是长江中游的一段,而"楚月"则给人以辽阔而深远之感。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这两句透露了士兵在戌边时所承受的苦难与伤痛,他们对于尚未实现的事业抱有遗憾,同时也展现出他们对国家忠诚至死的精神状态。

最后,"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则是在告诫亲人或后来者不要轻易涉足戌边之地,而是要珍惜生命,保持忠诚和孝顺的人格品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士兵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古代士兵们在戌边时所承受的心灵与肉体的双重煎熬,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家乡、亲人和国家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42)

于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漪
  • 生卒年:约876年前后

相关古诗词

早发

绿野含曙光,东北云如茜。

栖鸦林际起,落月水中见。

此身何自苦,日日凌霜霰。

流苏帐里人,犹在阳台畔。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其一)

入室少情意,出门多路岐。

黄鹤有归日,荡子无还时。

人谁无分命,妾身何太奇。

君为东南风,妾作西北枝。

青楼邻里妇,终年画长眉。

自倚对良匹,笑妾空罗帏。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其二)

郎本东家儿,妾本西家女。

对门中道间,终谓无离阻。

岂知中道间,遣作空闺主。

自是爱封侯,非关备胡虏。

知子去从军,何处无良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拟古讽

洛阳大道傍,甲第何深邃。

南亩无一廛,东园有馀地。

春溪化桃李,秋沼生荷芰。

草木本无情,此时如有为。

旱苗当垄死,流水资嘉致。

馀心甘至愚,不会皇天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