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逍遥寺咏庭前柏树以老杜病柏诗偃蹙龙虎姿生当风云会为韵得蹙字

岁寒在天知后凋,受命于地禀正独。

楂枒枝干撑青冥,凛然正色不可辱。

霹雳霁威霜雪避,奴视椅桐友松竹。

孔明庙边冻蚁食,御史台中老乌宿。

何如结根阿兰那,叶映高僧胡眼绿。

楚多楩楠剪伐尽,大国要材梁夏屋。

何时匠石运斤风,不使龙姿久偃蹙。

反观樗栎老臃肿,永保天年长受福。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游逍遥寺咏庭前柏树》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通过描绘庭前柏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岁寒在天知后凋”,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比喻人生的艰难岁月,即使在严寒之中,柏树依然保持其青翠之色,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接着,“受命于地禀正独”则进一步强调了柏树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它生于大地,却能独立于世,不受外界干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质。

“楂枒枝干撑青冥,凛然正色不可辱”两句,生动描绘了柏树的形态之美,枝干挺拔直指苍穹,其姿态庄重而不可侵犯,彰显出柏树的尊严与力量。接下来,“霹雳霁威霜雪避,奴视椅桐友松竹”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柏树的威严与地位,它仿佛是天空中的雷电,震慑着周围的树木,与椅桐、松竹并列为好友,显示出其独特的地位与影响力。

“孔明庙边冻蚁食,御史台中老乌宿”两句,运用典故,将柏树比作历史上的伟人或官员,暗示其历经沧桑,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如同孔明庙边的蚂蚁在冬日里觅食,御史台中的老乌在夜幕下栖息,柏树以其长久的存在,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何如结根阿兰那,叶映高僧胡眼绿”表达了诗人对柏树与高僧相伴的美好想象,希望柏树能够成为高僧修行的庇护所,其绿叶映照着高僧的眼睛,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智慧的启迪。

“楚多楩楠剪伐尽,大国要材梁夏屋”则反映了对自然破坏的忧虑,楚地的楩楠等珍贵木材被大量砍伐,而柏树作为大国的重要材料,其价值不言而喻。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呼吁,也暗含了对社会发展的反思。

最后,“何时匠石运斤风,不使龙姿久偃蹙”表达了对技艺与美的追求,期待有技艺高超的工匠,能够利用手中的工具,让柏树的美丽得以展现,避免其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原有的风采。

“反观樗栎老臃肿,永保天年长受福”则是对自身或他人的一种劝勉,提醒人们应像柏树一样,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享受自然赋予的长寿与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庭前柏树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正直、威严、美丽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送惠洪上人

真净养儿如养羊,败群者去羊不伤。

洪师斗擞蔬笋气,白昼穴我夫子墙。

粥鱼斋鼓了无碍,坐禅不废谈文章。

老师颔之笑不语,坏衲百孔穿寒光。

洞庭风号波浪吼,笑揖逐客谈船窗。

六月赤脚登大庾,黄茆瘴里餐槟榔。

天宫不合困两鸟,洪徐接翼鸣南昌。

毛群羽族不敢喘,师乃啁唽鸣其旁。

欻起四明狂客念,扬澜恨不一苇航。

男儿行役良自苦,水有鲛鳄陆豺狼。

何当啖芋拨牛粪,拗折拄杖挂钵囊。

形式: 古风

怀李方叔

儒林丈人称两苏,一言为重轻璠玙。

见君诵诗出险语,抚掌绝倒徒惊呼。

贵耳贱目亦不恶,虎豹何殊犬羊鞟。

劝君掩舌卧衡门,莫赋悲秋任摇落。

形式: 古风

送李希颜

长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黄金双鬓绿。

吹嘘气焰高岑楼,胡不容公置一足。

脑脂遮眼卧三年,满榻秋风对修竹。

户内殷殷金石声,牙签插架三万轴。

笺诗作传起凡例,断简残编纷在目。

题舆粤国正秋风,石瘦水清山诘曲。

先声霹雳挟仁气,父老欢呼胥吏肃。

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

形式: 古风

送袁公发

袁公落笔清如风,妙龄场屋声摩空。

陆沉簿领三十载,晚节自号无求翁。

朝廷公卿半亲旧,谁能挽致青云中。

参天老柏耐霜雪,始知不与萧艾同。

俛首下邑亦良苦,此行定入明光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