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牟巘所作的《和张老山辞免运同》。牟巘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曾经威风凛凛、驾驭海浪的官员,如今却因某种原因,选择辞官归隐,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诗中运用了“莼鲈”、“蓑笠”、“玄真”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首联“曾驱海若傲波臣,底事年来苦乞身”,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描述了主人公从昔日的辉煌到如今的无奈求退,形象生动,引人深思。颔联“径为莼鲈称退掾,要将蓑笠伴玄真”,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选择归隐的原因,他渴望像东晋名士张翰那样,因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而辞官归隐,与自然界的渔夫、隐士相伴,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颈联“流空素月光难掩,过雨青山老更新”,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月光虽明亮,却难以掩盖天空的广阔;雨后的青山,虽然显得苍老,但经过雨水的洗礼,又焕发了新的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主人公心境的映射,表现了他在归隐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尾联“祇恐未应閒袖手,盐梅鼎饪正须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和责任感。即使在归隐生活中,他也担心自己不能袖手旁观,认为国家和社会仍然需要他的贡献,体现了他高尚的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隐生活的情感抒发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与自然、责任与自由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