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东山下至南岩

穿林了不厌崎岖,邂逅幽怀得少摅。

昔愧出山成小草,今知临水羡游鱼。

呦呦驯鹿随轻策,决决流泉入野渠。

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穿行在树林中从不嫌道路崎岖,偶尔相遇能让我抒发一下心中的幽情。
过去我惭愧离开山林成了微不足道的人,如今却羡慕溪边自由自在的游鱼。
鹿鸣声声,跟随轻轻的鞭策,清澈的泉水潺潺流入野外的小溪。
坐着感觉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洗涤,就像头垢被仔细梳理过一样清新。

注释

穿林:穿越森林。
了不厌:毫不厌倦。
崎岖:山路不平。
邂逅:偶然相遇。
幽怀:内心深处的情感。
得少摅:得以少许抒发。
昔愧:往昔的遗憾。
出山:离开山林。
小草:比喻地位卑微。
临水:面对流水。
羡游鱼:羡慕游动的鱼儿。
呦呦:鹿鸣声。
驯鹿:温顺的鹿。
轻策:轻巧的鞭子。
决决:水流声。
野渠:野外的小溪。
坐觉:坐下时感到。
尘襟:满是尘埃的心灵。
真一洗:真正洗净。
头垢:头上的污垢。
爬梳:仔细梳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行东山下至南岩》,描绘了作者在山间行走的所见所感。首句“穿林了不厌崎岖”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享受山林之趣的态度。第二句“邂逅幽怀得少摅”表达了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寄托,得以抒发内心情感。第三句“昔愧出山成小草”流露出对过去未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自谦,而“今知临水羡游鱼”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呦呦驯鹿随轻策”描绘了山中动物的和谐画面,诗人仿佛与它们共处,心境宁静。“决决流泉入野渠”写出了山泉潺潺,流入野外沟渠的景象,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最后两句“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表达了诗人置身山水之间,心灵得到净化,如同洗净尘埃,精神焕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体验,寓言和比喻丰富,既有个人感慨,又富有哲理,体现了陆游诗歌的深沉与豁达。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

老辱明时乞一官,逢春惆怅独无欢。

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殚。

归计已栽千个竹,残年合挂两梁冠。

石帆山路频回首,箭茁莼丝正满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行年

行年过七十,与世两相忘。

墨沼龟鱼乐,药园芝朮香。

吾生一虫臂,世路几羊肠。

楮弁新裁就,翛然学道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行至严州寿昌县界得请许免入奏仍除外官感恩述怀

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

圣主恩深何力报,时从天末望修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行过西山至柳姑庙晚归

倚杖西山麓,褰衣古庙壖。

断云依钓浦,细雨压炊烟。

废学惭诗退,安贫觉气全。

霜天日易晚,钟鼓隔城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