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猿藤陂子枉惊吁,未抵长峰小半涂。
今夕前头何许宿,不知出得径来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遭遇雨水的景象。开篇"猿藤陂子枉惊吁,未抵长峰小半涂"一句,以猿猴攀附的藤萝和陡峭的小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山路的曲折与险峻。"前头何许宿,不知出得径来无"则表达了诗人对前方住处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在雨中迷失方向的迷茫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探险未知领域时的独特体验和情感。语言简洁而生动,意境开阔,有着明代诗人杨万里的清新自然风格。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说著长峰十日愁,夜来发处四更头。
莫令炬火风吹黑,未说红纱绛蜡休。
出得山来未见村,已知村近稍多田。
坐看云脚都垂地,回望峰头已入天。
笋蕨都无且则休,菜无半叶也堪羞。
满城都卖雪花荠,昨日愁人未是愁。
缲车香里过征衫,白茧黄丝两两三。
不是秋风上饶路,一生不信有冰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