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景,充满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表明诗人受到了老朋友的邀请,带着美食去他田野之家的场合,展现了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谊。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画面,其中绿意盎然的树木环抱着村落,而远处的青山则以一种柔和的姿态与村庄相连。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人在这里细腻地描绘了田间饮宴的情景,筵席铺开于田野之间,与自然亲密接触,而把酒畅谈则让这份喜悦达到了极致。

最后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明诗人对于这次聚会的期待,以及对未来重阳节再次赏花、续前欢的渴望。这样的描写不仅彰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周期和季节更迭的敏感与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笔触,将田园生活中的宁静、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情感深深地植入读者心中。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

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

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

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

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听郑五愔弹琴

阮籍推名饮,清风满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沈。

予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岘山饯房琯崔宗之

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

青阳一觏止,云路豁然开。

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

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