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心惊岁暮,不奈送愁频。
茅屋夜来雪,梅花江上春。
驱车断行旅,闭户有高人。
奚待扁舟兴,风期暗与亲。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陈深的《次韵陆承之寒夜有怀(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时节感受到时光匆匆和内心的愁绪。首句“客心惊岁暮”直接点出诗人的游子身份和对岁月流逝的敏感,"不奈送愁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的频繁袭来。
接下来的两句“茅屋夜来雪,梅花江上春”,通过描绘冬夜降雪和江边梅花开放的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以及对故乡春天的怀念。雪夜的寒冷和梅花的孤芳,形成鲜明对比,更显诗人内心的孤寂。
“驱车断行旅”写出行人稀少,道路难行,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而“闭户有高人”则透露出诗人渴望与隐士为伴,寻求精神慰藉的心境。最后两句“奚待扁舟兴,风期暗与亲”,诗人表示无需再期待乘舟归乡的兴致,因为与亲朋好友的情感早已在无形中亲近,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羁旅愁思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不详
[公元一二五九年至一三二九年]字子微。约生于宋理宗开庆中,卒于元文宗天膳二年以后,年在七十一岁以上。宋亡年,才弱冠笃志古举,闭门着书,元天历间奎章阁臣,以能书荐潜匿不出。所居曰宁极斋,亦曰清泉,因以为号。深著有诗一卷,《四库总目》又有读易编,读诗编,读春秋编等书
壮志寥寥在,流年冉冉催。
寒灯和梦照,暗雨挟愁来。
白雪词难和,青山首重回。
夜阑浑不寐,慨想陆机才。
文学渊源百行馀,浮誇深陋汉相如。
性灵偏爱居山水,才大难堪奉简书。
毛义仕来身暂屈,扬雄老矣计全疏。
强颜微禄营甘旨,已约烟霞共结庐。
轩车绝华念,野服遂幽情。
白鹭临溪迥,玄蝉馀露清。
弃家师季伟,莳药友通明。
且结烟中客,谁论世上名。
柴门饶野兴,不逐世浮沉。
父子诗书乐,山林木石心。
玩云联晚句,卧雪拥寒衾。
又欲移家去,幽栖恐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