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

野老扶白头,耕垦事田垄。

岂无儿与孙,冻馁实我恐。

地产止数出,财用知几种。

食肉与衣帛,贤者何言冗。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翻译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扶着拐杖,辛勤耕种在田间地头。
他并非没有子孙,只是担心他们挨饿受冻。
自家的土地只能产出有限的财富,他知道钱财种类并不多。
肉类和布帛是生活所需,对于贤德之人来说,并不觉得多余。

注释

野老:乡村老人。
田垄:田间的土埂或田界。
冻馁:寒冷饥饿。
财用:财务和物资。
冗:多余,奢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农夫在田间劳作的情景。"野老扶白头,耕垦事田垄"两句表明他虽然年纪已大,但仍然需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来耕种土地。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农民的艰苦生活,也透露出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岂无儿与孙,冻馁实我恐"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和后代的担忧。尽管有子女,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生存艰难的时代,即使是自己的晚辈,也可能无法免于饥寒交迫的困境。

"地产止数出,财用知几种"则是在强调农民对土地生产力的依赖,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的资源有着清醒的认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经济负担是诗人关注的重点。

最后两句"食肉与衣帛,贤者何言冗"可能是在探讨生活质量的问题。在那个时代,能够吃上肉类、穿上丝绸已属不易,因此对于那些过度追求奢侈品的“贤者”,诗人表示出一种质疑和讽刺。

整首诗通过对农夫生活状态的描写,以及对未来不安和物质欲望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经济状况的深刻观察和批判,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勤劳农民的同情与尊重。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野花叹

昨看百草抽新芽,今看百草开新花。

岩隈水侧自成列,红丑紫贱何交加。

东皇施恩岂不溥,随所付受无少差。

尔之琐细亦蒙被,尽使奋发争春华。

织丛密蔓不可数,竞起涂抹如矜誇。

妖莺冶蝶不尔顾,去尔自欲寻名葩。

尔知有艳贵尔否,歌管匝树侯王家。

尔徒此地弄颜色,只自狼籍随泥沙。

何当照水自窥览,枝赧叶惧相藏遮。

晚村无限晒残日,索酒为尔成吁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阌乡值风

烈风吹华阴,古槐若长呼。

高沙起黄碛,四望如一铺。

上马低便面,据鞍兀长途。

日晚过潼关,行客亦已疏。

守吏索姓名,沸乱如虫蛆。

两目不可开,说之使自书。

夜至阌乡县,僮仆相欷歔。

困定即洗濯,泥土扪短须。

草草具盘飧,零落饭与蔬。

恨无姜少府,为脍黄河鱼。

形式: 古风

阎生谈黄庭

茫茫诵灵文,谁为抉久瞽。

不能辨三一,岂复更知五。

方迷得真指,忽悟有奇睹。

自此日相亲,赤龙交黑虎。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阎君见示岷山赋因为小诗谢之

大岷西南镇,岩壑天下秀。

厥初造此者,以作神仙囿。

相如子云没,李杜继其后。

欲赋俱未敢,于词怯轻构。

阎君通方士,才力谁可斗。

驱联入健笔,万状无一漏。

骎骎语趫劲,骏马杂驰骤。

太华杨已拙,天台孙亦谬。

示余读数过,惊耸肩缩脰。

勉为成短章,聊酬君意厚。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