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其二)

世味浇漓酒趣深,对花无客亦孤斟。

饥来肯羡乞墦食,贫杀不贪谀墓金。

耄齿未妨师抑戒,高谭何似守规箴。

吾今会得逍遥义,懒访曹溪问少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人世间的情味在醇厚的酒中得以深沉体验,即使对着花儿也没有客人陪伴,我也独自举杯。
饥饿时也不羡慕乞丐的残羹剩饭,贫困至极也不贪婪他人的墓前贿赂之金。
尽管年老体衰,我仍能接受师长的教诲和约束,高谈阔论不如坚守规则。
如今我已领悟到自由自在的真谛,懒得再去拜访名山问道,如曹溪和少林寺。

注释

世味:人世间的滋味。
浇漓:浓厚、深沉。
酒趣:饮酒的乐趣。
孤斟:独自饮酒。
乞墦食:乞丐的残羹剩饭。
贫杀:极度贫困。
谀墓金:墓前贿赂的钱财。
耄齿:老年。
师抑戒:师长的教诲和约束。
高谭:高谈阔论。
逍遥义:自由自在的道理。
曹溪:佛教禅宗圣地。
少林:武术名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世俗纷扰中保持清醒与独立自我的一种生活态度。"世味浇漓酒趣深"表达了对世间繁华所带来的物欲享乐的淡然和一种超脱,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对花无客亦孤斟"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在美好景致面前的独自感受,不需要他人的陪伴。

接下来的两句"饥来肯羡乞墦食,贫杀不贪谀墓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独立精神。诗人即便是饥饿,也愿意珍视微薄之食而不是去求助于他人;在贫困中,也不愿意为了获取死者的遗物而失去自己的节操。

随后的两句"耄齿未妨师抑戒,高谭何似守规箴"则是说尽管年事已高,但对修身养性之道的追求仍然坚持不懈,就像一位严格自律的老师一样。最后两句"吾今会得逍遥义,懒访曹溪问少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有了一定的悟解,并且愿意去寻找那些能够帮助自己达到这种精神境界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出诗人的高洁品格与追求内心的自由。他的生活哲学是超脱物欲,不为世俗所动,同时保持着一颗向往于自然、自由的心灵。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再和(其一)

动而得谤亦名随,生子看来不必奇。

尔辈真堪畀豺虎,君王安用猎熊罴。

人言李白文如锦,谁信卢能命若丝。

回首世间机阱恶,子归闭户有馀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和(其一)

从来粪土轻胡赵,晚视渠侬直唯阿。

时与客联烘虱句,断无人听饭牛歌。

挂冠耄及收身晚,赐扇恩深取数多。

周易鲁论俱束閤,免教后世罪王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再和(其一)

刬骑犊子不施鞯,老退犹堪学力田。

疏大夫金虽已散,蔺相如璧偶然全。

黄河水有曾清日,白发人无再少年。

许大乾坤愁塞满,觅无愁处只樽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和二首(其二)

少小从军事裤靴,祇今庙算主通和。

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

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

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