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茅处士知至

世争趋捷径,君独掩柴关。

名利红尘老,诗书白日闲。

情恬神气逸,琴淡古风还。

谁识冥冥意,轩裳咳唾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世人争相走捷径,你却独自关闭柴门。
在名利的红尘中渐渐老去,只有诗书陪伴着你的白昼时光。
你心境平和,精神舒畅,琴声淡雅,回归古风。
谁能理解你深藏不露的心意,那是在平常的言谈举止之间流露的高洁情怀。

注释

世:世人。
争:争相。
趋:追求。
捷径:快速成功的道路。
君:你。
独:独自。
掩:关闭。
柴关:简陋的木门。
名利:名声和利益。
红尘:世俗社会。
老:衰老。
诗书:读书和写诗。
白日:白天。
情恬:心情恬静。
神气逸:精神舒展。
琴淡:琴声清淡。
古风:古代的风格。
谁识:谁能理解。
冥冥意:深藏不露的心意。
轩裳:显赫的地位或华贵的服饰。
咳唾:咳嗽吐痰,此处比喻日常言行。
间:之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少连所作的《寄茅处士知至》。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世态的批判和对茅处士超脱世俗生活的赞赏。"世争趋捷径"描绘了世人急于追求名利的浮躁心态,而"君独掩柴关"则赞美茅处士选择隐居避世,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名利红尘老"进一步强调名利带来的世俗疲倦,与"诗书白日闲"形成对比,体现了茅处士在宁静的生活中研读诗书的闲适。

"情恬神气逸"赞扬茅处士心境平和,精神自由,"琴淡古风还"则通过琴声的淡雅,展现出古代高雅风致的回归。最后两句"谁识冥冥意,轩裳咳唾间"表达了诗人对茅处士深藏不露的高洁品格的敬佩,认为他的高尚情操并不被世人轻易理解,只在日常言行中流露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世俗与隐逸、功利与淡泊的对立,赞扬了茅处士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

郑少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思越人/朝天子.集句

欲把长绳系日难。纷纷从此见花残。

休将世事兼身事,须看人间比梦间。

红烛继,艳歌阑。等闲留客却成欢。

劝君更尽一杯酒,赢得浮生半日闲。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

有花无叶真潇洒,不问胭脂借淡红。

应未许,嫁春风。天教雪月伴玲珑。

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忆秦娥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双笋石

流水惊前事,清风似昔时。

重吟金谷咏,如见岘山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