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楚天春雁送友人

春雁南归何迢迢,家在衡阳万里遥。

衡岳去天不盈尺,上有回雁之高标。

行行刷羽摩青霄,家山云树郁岧峣。

潇湘夜雨寒芦暗,黄陵苦竹垂新条。

九疑九曲纷相似,此中零雨暮仍朝。

云梦平吞若八九,君山一点似萍飘。

大王雄风起天末,神女行云漾翠翘。

送君行,行且谣。

人生可似随阳雁,相看南浦别魂销。

今日南浦头,明日湘江渚。

苍梧云去湘水深,犹记啼痕染竹处。

断行且莫怨离群,缄书为寄洞庭君。

黄鹤楼空山月白,好去吹箫弄綵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雁南归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以“春雁南归”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交融,展现了雁群在天空中翱翔的壮丽画面,以及它们与家乡的遥远距离。

首句“春雁南归何迢迢,家在衡阳万里遥”,开篇即点明主题,春雁从北方飞向南方,目的地是衡阳,路途遥远,表达了对迁徙过程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接着,“衡岳去天不盈尺,上有回雁之高标”,进一步描绘了雁群飞行的高度,以及它们所经过的险峻之地,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壮美与挑战。

“行行刷羽摩青霄,家山云树郁岧峣”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雁群在蓝天中飞翔的姿态,以及它们对家乡山川的怀念。随后,“潇湘夜雨寒芦暗,黄陵苦竹垂新条”,通过描绘夜晚潇湘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雁群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

“九疑九曲纷相似,此中零雨暮仍朝”,运用比喻手法,将雁群的迁徙比作九疑山的曲折道路,以及零星细雨的不断交替,形象地表现了旅程的漫长与复杂。接下来,“云梦平吞若八九,君山一点似萍飘”,通过对比广阔与渺小,展现了雁群在浩瀚天地间微不足道的存在感,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大王雄风起天末,神女行云漾翠翘”两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大王与神女,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也寓意着雁群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神秘力量或挑战。最后,“送君行,行且谣。人生可似随阳雁,相看南浦别魂销”,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希望友人能像随阳雁一样,无论何时都能找到归宿,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美好的祝愿。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雁群迁徙的艰辛,还蕴含了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山樵客歌

朝采南山樵,暮采南山樵。南山高高,白石嶕峣。

黝壑无人,阴风飂?。风飂?,多古木。

云里缀荷衣,岩际搆萝屋。渴饮沆瀣,饥餐玉禾。

朝朝暮暮,南山嵯峨。灵风吹我襟,甘露洒我发。

薄暮采樵归,肩头两明月。

采樵复采樵人,间方外共逍遥。

世间甲子何曾记,洞口碧桃花自飘。

形式: 古风

庐江叟

庐江叟,庐江叟。扁舟横竹竿,得鱼且沽酒。

朝钓庐江浔,暮宿庐江口。

秋晚庐江木落时,风袅垂杨飏钓丝。

绿蓑细雨归何处,炊烟一缕傍江湄。

形式: 古风

余彩震斋中古瓦盘歌

兀兀棱棱一古瓦,是谁良工范而冶。

塼沙摸土近千年,可惜沈霾尘土下。

怜君清高雅相宜,中庭贮水漾沦漪。

浇花芳径添新润,洗砚閒斋澹古姿。

世人贵耳不贵目,纷纷好古翻成俗。

不见魏朝宫寝久无踪,后人埴瓦犹衒鬻。

形式: 古风

赋得钱塘歌送张仪吉

君不见钱塘波浪动地来,奔流喷薄共潆洄。

张郎笔底驱河岳,气与秋涛争喧豗。

当年早谢儒冠累,耻学低头事权贵。

漫尔江湖作浪游,亦向云山称典记。

以此蹉跎秋复春,棕袍布袜忘其贫。

袖中虽有龙蛇璧,世上徒逢按剑人。

君今倦游归闾里,锦帆欲指三江水。

杖履晴霞岭外春,烟花夜月吴门市。

吴山一片石峨峨,西湖绿水漾微波。

他时兑得馀杭酒,与汝同醉金叵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