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林公归荣

四序有代谢,卷舒惟其时。

达人戒止足,宠禄岂足縻。

结发事明君,誓竭股肱为。

服官历中外,积誉日以驰。

抚摩育群生,斩刈平诸夷。

文武时并用,岭海恬以熙。

宸衷眷劳绩,平土陟攸司。

累章不得谢,卧家复恳辞。

玺书重褒慰,廉退乃其宜。

舆夫并月俸,优老恩复滋。

桑榆延馀晖,山水发幽姿。

锄荒步层曲,抱杖临清池。

泉山诸老翁,还往良无期。

衣缨倾洛社,风流将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林公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与高尚情操。诗人通过“四序有代谢,卷舒惟其时”表达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与人的行为应遵循的自然法则。林公作为“达人”,深知“宠禄”并非长久之计,故而选择“戒止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结发事明君,誓竭股肱为”展现了林公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他自年轻便投身于国家事务,矢志不渝地为国家效力。“服官历中外,积誉日以驰”则说明了林公在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广泛赞誉。

“抚摩育群生,斩刈平诸夷”体现了林公对人民的关怀与对边疆的治理,他致力于安抚百姓,平定外患,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统一。“文武时并用,岭海恬以熙”赞颂了林公文治武功并举,使得边远地区也得以安宁。

“宸衷眷劳绩,平土陟攸司”表明了皇帝对林公功绩的认可与赏识,委以重任。“累章不得谢,卧家复恳辞”描述了林公虽多次请求退休,但始终未能如愿。

“玺书重褒慰,廉退乃其宜”体现了皇帝对林公廉洁自律、退而不休品质的赞赏与肯定。“舆夫并月俸,优老恩复滋”展现了朝廷对退休官员的优待政策,以及对老年人的关怀。

最后,“桑榆延馀晖,山水发幽姿”描绘了林公晚年在山水间享受宁静生活的美好画面。“锄荒步层曲,抱杖临清池”则展现了他亲自耕作、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泉山诸老翁,还往良无期”表达了对老年朋友相聚的珍惜与不确定性。“衣缨倾洛社,风流将在兹”则赞美了林公如同古代洛阳社会中的风流人物,其高尚品格与影响力将永远流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公归隐后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国家的忠诚奉献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退休官员的尊重与优待政策。

收录诗词(316)

郑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 字:汝华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画马行

房星耿耿明碧落,神骏坠地走沙漠。

天闲秣饲列奚官,逸气俛就青丝络。

古来神骏岂易畜,遗貌至今动人目。

硉兀争看骨格奇,人间万马徒多肉。

汗血染成五色纹,碧蹄高踏秋空云。

躞蹀嘶鸣神彩溢,此图疑出曹将军。

渥洼异产今寂寞,世无伯乐何由识。

但收遗骨破千金,不用按图远相索。

形式: 古风

题菜

东风一夜吹霢霂,园丁挥锄土膏沃。

嘉蔬百种叶抽齐,瓮牖寒窥一畦绿。

朝来撷芼小铛鸣,山馆无殽聊饷客。

青作寒菹玉糁羹,呼酒高歌还鼓腹。

贵游之子饫膻荤,唶口齰舌咽不得。

岂知口腹终累人,一饭万钱嗟未足。

烹熬珍异伤胃肠,山中此味苦无毒。

君不见志士从来甘淡泊,人间万事由此作。

形式: 古风

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镇遇风舟危甚赋此纪事

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

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荡漾载浮沈,须臾柁折难复进。

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

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

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

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

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

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馑。

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

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

操存黤昧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

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

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

形式: 古风

玉泉院对华峰有怀见素大司寇

华峰三面开芙蓉,天然秀色浮空中。

我来坐玩日当午,肤云忽合雨濛濛。

南峰隐雾不可见,东西峙立郁葱茜。

悬岩瀑溜垂千条,流出乱石如素练。

结亭据石出林端,极目烟云渺秦甸。

云庄素老性好奇,惜未到此一睹之。

苍厓千仞意俱往,飘飘拄杖凌空飞。

象外烟霞谐笑语,风前咳唾成珠玑。

生平风格狎林薮,垂老局蹐留京师。

宿望由来系朝野,屡疏还山未有期。

使还相见一抚掌,请翁和我华山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