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十咏.卜算子(其五)呵笔

帘幕朔风寒,冻结毫如刺。

定国安邦不用伊,何必锋芒利。

暖气借吹嘘,渐转融和意。

墨沈方浓酒正酣,挥洒龙蛇势。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鉴赏

这首清代鲍之芬的《消寒十咏.卜算子(其五)呵笔》描绘了冬季严寒中书写的场景。首句“帘幕朔风寒,冻结毫如刺”形象地写出窗外北风吹过,室内温度低到连毛笔都似乎被冻得像针尖一样锐利。诗人借此表达出环境的艰苦,暗示了创作的决心。

接下来,“定国安邦不用伊,何必锋芒利”看似在说书写工具无需过于锋利,实际上暗指治国平天下并非仅靠个人锐气,而是需要深思熟虑和稳健策略。这里以笔喻人,寓言深刻。

然而,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暖气借吹嘘,渐转融和意”,寒冷的气氛开始缓解,诗人心境也随之变得舒缓。最后一句“墨沈方浓酒正酣,挥洒龙蛇势”则生动描绘了作者在暖意中饮酒作诗,笔触流畅,如同龙飞凤舞,展现出豪放不羁的艺术状态。

整首诗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冬日寒风中的坚韧,又寓含了对治国理念的思考,以及艺术创作时的豪情逸致。

收录诗词(30)

鲍之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消寒十咏.清平乐(其六)炙砚

窗南砚北。凛凛冰坚石。脆质难凭敲凿力。

炉火温黁微炙。融融暖玉生烟。东风冻解春先。

顷刻香腾墨海,何能荒我良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消寒十咏.柳梢青(其七)烹茶

勺贮寒江。瓢倾冻雪,火活铜珰。

蟹眼翻圆,松涛响彻,一桁烟萦。萌芽岕片争清。

泛碧乳、泉甘露馨。暖沁诗脾,浓消酒渴,七碗春生。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消寒十咏.思佳客(其八)煮酒

酝酿糟仙学杜康。生嫌味烈熟尤芳。

银屏金鼎谙时煮,黄菊青梅别样香。

寒可敌,醉堪乡。不愁斗费十千偿。

需时惯把貂裘换,风雪床头一瓮藏。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消寒十咏.忆秦娥(其九)踏雪

山光白。山光白衬天光黑。天光黑。

沉沉远水,玻璃冻墨。羔裘粘满花魂魄。

芒鞋印满人踪迹。人踪迹。高低路径,杖藜须策。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