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子

妍妍掌中儿,舍我一何遽。

其来谁使之,而复奄然去。

平生三举子,随灭如朝露。

顾我能无悲,其如天有数。

自从学道来,众苦颇易度。

有后固所期,诚无亦何惧。

人生得清安,政以累轻故。

婚娶眼前劳,记遗身后虑。

百年曾几何,为此雏稚误。

顾语长号妻,此理亦应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失子》,是金代诗人王若虚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失去孩子的悲痛之情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首句“妍妍掌中儿,舍我一何遽”描绘了孩子在父母手中娇嫩可爱的情景,却突然失去了,表达了父母的震惊和悲痛。接着,“其来谁使之,而复奄然去”询问是谁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又为何如此迅速地带走孩子,充满了对命运的不解和哀求。

“平生三举子,随灭如朝露”提到自己一生中养育了三个孩子,却如同早晨的露水般,瞬间消逝,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失去亲人的痛苦。接下来,“顾我能无悲,其如天有数”则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即使内心悲痛,也无法改变天命的安排。

“自从学道来,众苦颇易度”表明诗人通过学习道义,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尽管失去了孩子,但“有后固所期,诚无亦何惧”,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相信会有新的生命带来安慰。最后,“人生得清安,政以累轻故。婚娶眼前劳,记遗身后虑。百年曾几何,为此雏稚误”总结了人生的得失,认为清静安宁的生活是因为负担较轻,婚姻和子女带来的劳苦会在死后成为忧虑。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为孩子的离去感到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失去孩子的悲痛和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42)

王若虚(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章宗永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著作佐郎、平凉府判官,累官翰林直学士。金亡北归。论诗文主张辞达理顺,反对险怪雕琢。有《慵夫集》、《滹南遗老集》

  • 字:从之
  • 号:慵夫
  • 籍贯:金藁城
  • 生卒年:1174—1243

相关古诗词

复寄(其一)

志大言高与世违,拂衣真作竹林归。

黄尘道口风波恶,未必先生自处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复寄(其二)

自笑趋尘自强颜,食谋未免敢言闲。

紫芝果可充饥腹,从子玉屏岩石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病中(其一)

学道今何得,谋生久不成。

蓝衫几弃物,绛帐亦虚名。

事拙应天意,交疏即世情。

烦忧时自解,感触又还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病中(其二)

郁郁穷愁意,营营久病身。

诗情浑欲减,药物但相亲。

未得驱穷鬼,终须问大钧。

三时劳慰抚,甚愧故人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