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洞二首(其二)

混沌知谁凿,虚明夜不关。

雨晴松子落,洞湿土花斑。

泉洗金沙净,云封白石閒。

空山千古在,龙去几时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天洞的幽静与神秘。首句“混沌知谁凿”,以混沌开凿的景象,引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着天地初开的壮丽。接着“虚明夜不关”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仿佛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雨晴松子落,洞湿土花斑”两句,通过雨后松子掉落和洞内湿气形成的斑驳泥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泉洗金沙净,云封白石閒”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泉水洗涤着金沙,使之更加明亮;而云雾缭绕的白石,似乎在享受着闲适的时光,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

最后,“空山千古在,龙去几时还”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时间流逝的思考,空山虽在,但龙行踪不定,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天洞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3)

陈良弼(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门山

幽期不可负,非是爱神仙。

扪石云归岫,载花春满船。

雨收山意醒,风定瀑声圆。

晋宋千年兴,悠悠在目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元符山房

坐对千岩翠,森森万木攒。

石函留古剑,药鼎炼还丹。

云逼山窗湿,岚开涧树寒。

春禽知客意,啼我暂盘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海会寺

出郭寻幽胜,双旌入翠微。

溪声寒漱玉,云气冷侵衣。

藤榻人何在,山蔬芋正肥。

愿留俗士驾,税鞅暂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行

蓐食整归鞍,征途百里还。

田家枫影底,行客稻香间。

发拍风烟秃,衣沾瘴雨斑。

只惊诗担重,寒满桂阳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