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上巳和王子方雪堂韵

五年安出处,斯道系污隆。

血指笑馀子,头颅老此公。

屋梁悬落月,花卉带香风。

生气镇长在,大江流不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五年安稳的生活来源,这条道路关乎国家兴衰。
鲜血淋漓的手指嘲笑那些人,这位老人却以头颅坚守。
屋梁上挂着落月的倒影,花卉散发出阵阵香气。
生机永远存在,就像那滔滔江水永不枯竭。

注释

五年:安稳的生活。
安出处:生活来源。
斯道:这条道路。
系:关乎。
污隆:国家兴衰。
血指:鲜血淋漓的手指。
笑馀子:嘲笑他人。
头颅:头颅。
老此公:坚守到底。
屋梁:屋檐或房梁。
悬落月:倒映着落月。
花卉:盛开的花朵。
带香风:散发着香气。
生气:生机。
镇长在:永远存在。
大江:滔滔江水。
流不穷:永不枯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五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清高脱俗的心态,"斯道系污隆"中的“斯道”指的是诗人的这种生活哲学,而“污隆”则是世间纷争和污秽的代名,表明诗人不愿涉足其中。"血指笑馀子"一句中的“血指”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为艺术而付出的艰辛劳作,“笑馀子”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怀。

接着,"头颅老此公"表明诗人的坚守和不移变,尽管时间流逝、身躯渐衰,但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操和追求。下一句“屋梁悬落月”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月光洒在屋梁上,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孤寂的氛围。

"花卉带香风"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这一句子传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心境。"生气镇长在"表明即便是在这宁静中,诗人的生命力仍旧旺盛而持久。

最后,“大江流不穷”则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精神世界的广阔无垠和源远流长,尽管外界可能有诸多变迁,但内心的丰富和创造力如同奔腾不息的大江一般,不会因为世事而枯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自在生活的心境。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傅山父携示曾玉堂和余韵答之

谁传新语到边州,来自銮坡最紧头。

句法自成台阁样,交盟犹为友朋谋。

忆征西府劳清梦,望上东门想贵游。

何似天风轻借助,放教归老钓鱼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善权奇观

粤从融结此山川,便作人间小洞天。

香火丛林千古盛,神仙窟宅自今传。

品分三洞中犹宇,脉贯两岩下出泉。

我自有缘聊乞取,万松阴里一牛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其一)

别公知阅几桑阴,玉笋山中旧隐寻。

郾暮联镳来自旧,泾舟共楫继由今。

一门翁季芝兰味,四海弟兄金石心。

塞上西风渐萧瑟,书来毋惜寄规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其二)

畴昔风云共壮游,笑吴夏口蜀江油。

我犹乘险凛孤注,君早得闲先几筹。

目底阿蒙元龌龊,膝间文度尽风流。

个中妙理谁能会,且向平原唤督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